内,雷俊微妙看着两个徒弟离去。
三师弟楚昆来到他身旁:“师兄原本近期考虑外放华节师侄巡风,现在他即将有弟子入门,接下来几年看来他都要留在山上了。”
雷俊:“无妨,同样是历练。”
楚昆:“也对,往道童院任总教习,也算是颇为重要的职司,继任天师在执事殿值守长老和巡风长老任上走一轮,属于不成文的俗规,或许今后改为在执事殿、道童院、巡风三任上都历练一番更好。”
雷俊:“倒也不用强求,所谓历练,重在培养能力增长见闻经验,若是本就合适,当然最好……”
话音未落,身旁楚昆面上已经露出无语的表情,没有语气顿挫像是背书一样念道:
“师兄,我坚决拥立抱太子登基继位,对你的位子从无半点非分之想,此心可鉴日月!”
“师弟你现在都会抢答了。”雷俊:“可惜你还是不上道,这种时候要表忠心也是对我表,怎么能我还在位你就一门心思烧抱太子的灶了?”
楚昆抬手扶额:“谢师兄教诲,下次我会记得。”
自登仙之后,雷俊确实已经有卸任天师之位的打算。
同辈之间已经有唐晓棠传雷俊,两任天师同出一代,属于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后辈弟子既然已经成长起来,接下来雷俊再传位,如无特大变故,自不会再考虑同辈师兄弟。
虽然在他看来,楚昆是合适人选,但楚昆自己本也无意于此。
而在后一辈弟子中挑选合适的下一代天师,雷俊举贤不避亲,定为自己的开山大弟子,卓抱节。
天师府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当代天师真传弟子往往都是优中选优出类拔萃者。
尤其在汉末大劫之后,天地灵气低落,修行不易的情况下,天师开门纳徒,便更多出现掐尖的情况。
天师府原则上谁接引晚辈回山入道,便是结缘之人,传度时天然成为其度师。
但碰上天师开门纳徒的特殊时机,便会出现例外。
古往今来多数道童都会争取成为天师亲传的机会,其原本的度师亦会支持成全。
天师亲传作为对外门面,要承担起与其他圣地、名门杰出后辈往来甚至较量的责任。
一定程度上,府中也会向他们倾斜资源,于是强者越强。
当中虽然有例外者,终归是少数。
这一点也不独是龙虎山天师府如此,对其他各门各派、各大世家来说同样是常态。
汉末大劫之前,类似情况其实也常见。
故而总体秉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