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
只不过那时他决意先专注于本身符箓派道法修行。
但雷俊对其他各派修行法门的广泛兴趣,一直不曾断绝过。
吩咐大徒弟在连云观里安心静修后,晚上雷俊随蔺山一同前往位于帝京的大唐第一座学宫。
继天师府之后,同为道家圣地的纯阳宫和蜀山派,如今也都有人在学宫授课。
佛门方面,则有天龙寺、菩提寺的传人担当教习。
儒家经学、神射、咏诵三脉俱全。
倒是没有看见武道方面的修士。
想来是因为人才培养与吸收可以着落在神策军那边。
雷俊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心中微动,转头望去。
在那里,一个身材瘦削但修长的青年男子正微笑着走过来。
其人气质温润,虽然同元墨白一儒一道,但雷俊观之,来者同样令观者如沐春风。
“雷长老当面,萧春晖有礼了。”青年男子首先说道。
雷俊还礼:“萧二先生太客气了,贫道正准备去拜会。”
萧春晖:“雷长老里面请。”
方岳目前不在洛阳。
建业那边第三座学宫初创,他需要坐镇一段时间。
萧春晖虽然早已交卸学宫祭酒之职,但方岳不在的情况下,洛阳这边萧二先生便时不时客串一把。
蔺山自去授课,接下来由萧春晖接待雷俊。
双方看茶落座后,谈时局大势较少,更多是讨论如今学宫的课程和发展。
提及天理那边,也更多是从学术方面的角度,来探讨儒家理学相关。
“可惜,东海一战没能更多收缴对方典籍和古籍查看一番。”
萧春晖末了感慨:“萧某对那方人间中,有关梁朝时期理学初创之际的义理颇为好奇,上千年演变下,如今明朝的理学礼制,较之从前,已有不少变化啊。”
雷俊:“实不相瞒,贫道虽然对儒家学问一知半解,但同样好奇此事。
好在来日方长,将来我们或可寻机会更多了解所谓理学礼制。”
他见时候已不早,起身告辞。
萧春晖送雷俊出去:“对了,雷长老可还记得我们这里一位学子,名叫孟少杰?”
雷俊面不改色:“有印象,是当初曾到访本派的东宫伴读之一孟居士?”
萧春晖:“青彦前些年已经离开东宫,重回学宫这边读书。
他时常提及当日在龙虎山上,曾得雷长老你的教诲与帮助,故而常记挂在心。
只是这趟不巧,他当前正闭门读书,专心向学终归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