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在主座上,平静看着太子张徽抚琴。
待对方停下后,他方才开口:“殿下于音律上的造诣,比苏州的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佩服。”
在场没有侍从,张徽自己将古琴收起,笑道:“我好而不精,让天师见笑了。”
相较于笔墨画作,他音律上的水平,确实只能称一般。
不过,那是因为他的画太优秀。
青州叶族以画闻名,也没几个人能盖过现在的他。
一旁另外两个听众,这时也都鼓掌:“殿下过谦了。”
张徽笑道:“青彦还可能安慰我两句,永山先生的夸赞,我可是会当真的。”
对面永山先生方岳平静但认真地说道:“殿下于音律之道,已有不俗造诣。”
一旁孟少杰则微笑:“殿下,学生方才所言,同样发自肺腑。”
张徽笑道:“天师当面,永山先生更是大行家,青彦莫要再抬举我了。”
方岳:“大家不敢当,不过当日龙虎山传位大典,方某因为一些事未能前往道贺,今朝拜会天师,也容我献丑一曲,聊表心意。”
雷俊:“方居士太客气了,贫道实不敢当,今日贪个耳福,先谢过居士。”
方岳:“岂敢。”
说话同时,他取出一支看上去品相普通的竹笛。
太子张徽抚掌笑道:“我抛砖引玉,成了。”
方岳向雷俊、张徽、孟少杰三人点点头,然后吹奏竹笛。
他是儒家咏诵一脉已经出神境界的八重天大儒。
此刻无需特意引动周遭天地灵气,便在雷俊等人眼前营造一片妙境,周围景象改变,众人如在青山碧水之间。
待方岳停歇,余音袅袅,字面意义上的绕梁不绝,衍化山川锦绣经久不散,令人如入仙境。
“久不动了,好在没有生疏,不至贻笑大方。”方岳收起竹笛。
他近些年来常忙于学宫中事,确实少动乐器。
但到他如今的修为,一切已近乎于道,时隔良久仍信手拈来,不至于生疏。
“各地学宫渐多,方居士一人分心兼顾,劳心劳力,令人佩服。”雷俊言道。
这几年,随着洛阳、长安、建业三地学宫渐渐走上正轨,方岳奉女皇诏令,开始创办第四座乃至未来更多的学宫。
“学宫中成材者渐多,我近年来其实轻松不少。”方岳冲孟少杰点点头。
对方已经是如今学宫的招牌人物之一。
就在三年前,孟少杰成功修成七重天境界。
这是大唐学宫培养出来的第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