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对父母好点,百善孝为先,可是这两个家伙总说父母的不是,不愿意尽孝半点,如今有这样的下场也是活该。”
“回去之后定要禀告老太爷,将这两个不孝不义的东西逐出我们李家的族谱。”
……
因为家里的茅草屋已经被推倒重建,李老太爷特意把宋福禄安排到自家一个精致的宅院里暂住,等宋福禄的房子盖好以后再过去。
李娟中一家和李盼中一家都在那里等候,看到宋福禄的车轿过来,一行人连忙迎了过来。
“李哥,之前是我们对不住您,还请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跟我们这些草民一般见识。”
“李哥是文曲星下凡,我们肉眼凡胎看不破,还劝阻过李哥,请李哥不要放在心上。”
……
亲家们道歉的态度颇为诚恳,差点就给宋福禄跪下了。
宋福禄扶起他们,并没有怎么计较这件事情。
毕竟在之前那种情况下,两个亲家还允许李娟中和李盼中一直接济他,说实话已经做得不错了。
换成别的家庭,只怕早就强行阻止儿媳妇儿一直接济和赡养两个老人了,毕竟根据此方世界的规矩,赡养父母的一般都是儿子儿媳。
原主的儿子儿媳不是东西,一点儿赡养的义务也不尽,这些年都是两个女儿在照顾,亲家们也没少跟着忙活,态度不好也正常。
宋福禄坦然接受,不再计较这件事情,两个女儿哭的梨花带雨,为阿爹五十多岁总算考中秀才而欢喜。
这么多年的心愿总算是达成,怎能不高兴。
忙忙碌碌,欢欢喜喜,宋福禄轻松自如地处理着各项事情。
田产挂靠的事情宋福禄根据关系亲疏,分别给予了名额出去,两个女儿自然是不用说的,其余的则将名额给了李家那些关系比较近的。
两个女儿挂靠田产自然是不用给钱的,但是其他李家之人挂靠田产过来,每年要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和蔬菜,价值大概相当于减免税赋的一半左右,双方可谓是双赢。
单单依靠这挂靠的几百亩田产,宋福禄就能够吃喝不愁,而且每年都有不少的盈余。
若是后续宋福禄能够通过省试,考中成为举人老爷,名下能够挂靠的田产将一举达到千亩以上,最重要的是这千亩田产根本不用交税,这也是举人老爷的特权之一。
而举人老爷另外一个特权,也是最重要的特权便是可以出仕,一旦出仕的话,最差也能够成为县中的中高层官员,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获得不菲的资产,这一点儿可比田产挂靠值钱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