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 第136节

明末大军阀 第136节

曾有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山东各地的亩产就已经达到了两百五十斤以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则是达到了每亩四百二十六斤左右。

可是现在灵山卫最好的耕地,亩产只有两百斤,还没有西汉时候高,这是越过越回去了!

张耒说道:“大人,现在咱们灵山卫各处的水利设施虽然经过大整修,但是许多地方依然很薄弱,耕地长时间缺水,不是几天时间就可以荫过来的,耕地的地力需要时间来养,假以时日,各处耕地的亩产会不断提高的。”

刘衍知道张耒说的是实话,但是现在自己先要让各地的军户有饭吃,至少不能饿肚子,否则自己治下肯定会闹出事端。

于是刘衍说道:“本官会让赵经历拟一份公文发下,从今年开始,每户军户上缴的田税和军粮都要降低,都改为每户每亩上缴二十斤,先要让各地百姓喘口气!”

“大人仁德,属下佩服,我灵山卫的百姓这是有福啦!”

“唉!”

刘衍挥了挥手,此时感叹道:“要是有那些高产的作物种子,该有多好啊!”

刘衍此时无比怀念后世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怀念杂交水稻,可是这些东西都不是这个时代具备的。

虽然在历史上番薯已经在明末的时候,在陕西和山西等地有所种植,但那是没有经过改良的品种,此时的产量并不高,所以朝廷在强行推广种植的时候,遭到各地百姓的极力抵制,甚至还因此引发了民变,到了后来不得不将推广番薯的事情给停了。

到了刘衍此时,曾经有所推广的番薯秧苗早就不存在了,甚至都没有多少人知道此事。

一旁的张耒只道是刘衍在感叹百姓之艰难,可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又说了一些春耕的事情,便告辞回去了。

刘衍随后派人通知了赵民,让其尽快通知各处千户所、百户所,立即将军户百姓上缴的田租和军粮数额降下来。

这边刚刚处理完,王炆镇便兴冲冲的找来了。

“大人!”

人还没进屋,声音便已经随风飘了进来。

王炆镇大步走进正堂内,抱拳说道:“大人,属下向大人举荐一个人才!”

“哦?什么样的人才?”

王炆镇冻得搓了搓手,然后笑着说道:“呵呵,是耕地的人才!”

“哦!”

刘衍笑着说道:“今日这是怎么了,管屯官张耒刚走,你又来举荐耕地人才,你们都跟农事较上劲了?”

王炆镇说道:“原来张千户也来过了。对了,大人可曾听说过番薯?天启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