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36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36节

这之外,竟还有边疆国事!

一策问,问尽天下事!

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必须找到天下大治的根本。

什么是这天下根本?

官员?

军人?

商人?

匠人?

还是农民?

六千万大明子民中,官员、军人、商人、匠人都是重要的,但这些人加起来,其数量也不过三四百万,而绝大多数的人,是农民。

以农民为根本,方可实现天下大治。

劝农桑,丰仓廪,方可安天下,方可打造大治基石!

杨荣的目光有些犹豫,士农工商是固有的提法,若自己以农为主,那岂不是成了农士工商?

士子的地位与威严,还要吗?

杨荣想起了朱允炆说的“陈述直言,纵错无妨,勿有顾虑”,终坚定下来,提笔写下:“臣对:大治天下,涵盖万千,宜分先后,厘清主副,以主为先,以副为后,徐徐图之……”

“何为根本,乃万民也。民不聊生,天下必乱,盛世空幻。若民顺家富,则江山安泰,万民归心,大治不远……”

“兴民之策,在于田产。一条鞭法虽护万民田产,降税于民,然仅止于此。臣窃以为,可在农桑之外,诱民富产,殖养牲畜、百物……”

杨荣挥毫泼墨,书写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不至半个时辰,已然写就。

停笔审阅,杨荣有些紧张。

如此文章一味聚焦民生,却不涉朝政与军制,不知会不会被读卷官所嫌弃。虽然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杨荣已不想再修调,更不打算另写一文。

观点已立,成败便交给朝廷吧。

朱允炆看着一众贡士,奋笔疾书者有之,苦思冥想者有之,还有几位吃了几口墨,犹然不知,让朱允炆有些欣慰的是,这些贡士,并没有出现花甲老人。

贡士年龄段,大部分都在二十八岁至三十九岁之间。

这是一个好现象,少壮派,有精力,能吃苦,能熬夜,用起来也方便。

就算是哪天犯错了,打一顿也不至于打死……

殿试考试时间就一天,从早到晚,当然,皇上是可以回去吃饭的,但你们……那什么,先吃点墨水垫垫,什么时候都交卷了,什么时候可以退出去。

王艮作为会元,自然是不甘示弱,第一个站起身,走至殿前,给朱允炆行了礼,便低着头后退三步,转身离开了奉天殿。

有了打头的,杨荣便也站了起来,还没走两步,便看到了杨溥起身,两人一起行礼退出。

朱允炆只是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