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70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70节

经济层面的考虑,朱允炆还看中了混凝土路的军事价值。

古代打仗,一到暴雨天、大雪天,基本上就不能动弹了,原因在于:

行路难。

古代是有“国道”的,最早的“国道”是秦始皇时期修的,名为“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向全国辐射,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等,就是那时候的高速公路名……

自秦至元,除了忙着打仗、造反、打人、被人打的朝代以外,都十分重视修路。

很多地方原本是没有路的,修的朝代多了,也就有了路。

到了元代,疆域广阔。

元政府一看,不管再怎么地广人稀,那也是自家地盘,需要安排人看着点。

于是,道路、驿站修建,成为了元朝的重要工程。

元朝陆地上设置了陆站,河边有水站、海边有海站,哦,东北冰冻地方路太难修了,但也设置了“狗站”。

别误会,狗站可不是说驻守在驿站的那位是畜生,而是以狗拉车……

全国上下,超过了一千五百个驿站,而这些驿站,便是国道之上停歇、换马、暂住之地。

元末战争虽然把中原都打烂了,人杀得没几个了,但路还是那个路,再怎么毁,主要大路是毁不掉的。

朱元璋开创大明以后,也主张修路。

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老朱修路是个间接性的行为,今年修修,好了,百姓累了,后年再修吧。

但无论是老秦,还是老忽,亦或是老朱,他们所修的道路,除了城中与周围一点点是石路,其他绝大部分都是土路。

土到什么程度,用明代人的话,那就是:

尘土积三尺,

雨雪泥没股。

都说七尺男儿,你想想,三尺啊,泥泞的都快到腰了,这样的路,哪里还是路,标准的泥石流啊……

明代人虽然言语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的路,雨雪天真的是太难走,以至于太耽误事。

朱允炆需要混凝土路,是因为二炮局已在建设之中,未来的大炮必然需要开往边疆。

总不能刚离开京师两百里,前面道路泥泞,就在那歇着吧?古代也没拖拉机,几百斤的大疙瘩,想在泥泞路上行进,就是累死人,一天能走多远?

战机不等人。

混凝土路,对于当下的朱允炆而言,是最可行的一种选择。

朱允炆不是没想过沥青路,可是就凭着大明这点石油产量,想要弄很多沥青,那纯碎是痴人说梦。

骆颜儿见朱允炆看着自己,毫不闪避地对视着,轻声道:“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