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沉吟道。
解缙当即拱手,道:“自然是为皇上做官,在皇上的方略之下,治理万民。”
郁新、方孝孺等人没有反驳解缙,纷纷点头。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改变答案的问题。
这些人都知道孔孟之道,知道民贵君轻,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说出为人民做官的话,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君权是最高的,民再贵,也得排队。
这是所有官员的一致观点,也是保证官员手中权利正当性、有效性的关键,没有人会傻傻地真的去相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
承认这句话,就意味着民凌驾于君,凌驾于官员,谁愿意被百姓踩在脚下?
朱允炆看着解缙等人,凝重地摇了摇头,道:“为朕做官,自有其理,但这不应该成为最终的答案。朕希望思政学府告诉官员的是,他们做官,是为这大明做官,是为这大明江山,大明社稷,而不是为朕一人!”
解缙、郁新、张紞、方孝孺、姚广孝站了起来,齐刷刷地跪了下来,高声喊道:“吾皇万岁!”
有如此的政治觉悟,大明如何能不兴?
为大明!
一切心思,都应放在大明的当下与未来之上,而不应是蝇营狗苟,贪欲无度!
直至黄昏,朱允炆才与几人敲定了京师官员思想与政治学府大致,为便于授课,在解缙的建议下,学府设置在了翰林院。
就在翰林院搬桌子搬椅子的时候,旧港宣慰司的沈一元也在招呼着伙计搬运货物。
“都小心点,摆放好货物之后系牢固了,可不敢松了,即将返航,大家打起精神来。”
黄发财提着酒壶,一脸堆笑地走了过来,对沈一元招手道:“沈兄,还有多少货物?”
沈一元看着少了一颗门牙的黄发财,笑道:“再多货物也比不了老哥啊,听闻你找到了龙涎香?分兄弟一斤,给你万两白银如何?”
“呸,哪里来的龙涎香,别听人瞎说,倒是你似乎与满者伯夷的王公贵族极为熟络,用了什么法宝,让那些人将你奉为贵客的?”
黄发财有些郁闷。
一同去的满者伯夷,自己累死累活,带着伙计几乎都要把腿跑断了,连着十几天都只睡了一两个时辰,才装满了货物。
可沈一元倒好,整天喝着茶,带着伙计在海滩玩水,听说还和老婆一起玩沙子,快活至极,原以为这家伙堕落了,可没想到,满者伯夷的大将直接带来了无数货物,交给了沈一元。
这一幕惊呆了黄发财,也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