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坤宁宫。
朱允炆并没有休息,而是盯着大明的舆图发呆。
历史有惊无险地走到了建文元年的尽头。
遥想历史风云,在建文元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
二月,诏令诸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
三月,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四月,湘王朱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
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七月!
七月,燕王棣杀张昺、谢贵等,举兵称“靖难”!
八月,燕军破耿炳文于真定。
十月,燕王取大宁,得朵颜三卫精兵,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围困北平。
十一月,燕王还军破李景隆,景隆退屯德州。
十二月,也就是这个时候吧,黄子澄让李景隆隐匿败绩,建文帝认为打了胜仗,下令嘉奖北伐之师,加李景隆太子太师。
历史是如此的风云诡谲,令人唏嘘与感叹。
好在一切都改变了。
没有朱棣靖难,没有战争,大明王朝安安稳稳地走过了这一年。
我朱允炆做到了,历史的毛笔,握在了我的手中!
日月风华不改其色,
风云变幻无动我心!
回顾一年施政,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有所急,也有所不急,取得了一些成效,却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自己不是圣贤,也犯了过错。
愤怒之下打死过官员,施行方略时过于独断专行,惹了不少官员站在对立面,也有一些政策存在着漏洞……
仔细品味,自己的施政策略算不得理想化,每一个方略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子。可现实依旧出现了水土不服,开封原武、阳武等地告诉了自己:
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好的官员,需要人心去支持。
遏田产兼并国策的推行,得罪了不少底层士绅,伤了不少地主的心,可这没办法,朱允炆也绝不后悔,只是自杀了不少人,破产了不少士绅,政策偏激进了一些……
朱允炆反思着建文元年的过往,每一条政令,每一个结果,每一个错误与可能……
林林总总,纷纷国事。
内政上,维持了基本的平稳,这就是建文元年最大的政绩吧。
不,建文元年最大的收获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小事”:
收三佛齐,设旧港宣慰司!
朱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