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走至近前,将目光看向棋盘,只见黑白棋势均力敌,争斗正烈,只不过刚刚儒士落错一招,老僧抓住机会,正在穷追不舍。
“穷寇莫追的道理,你这老僧怎就不懂?”
儒士气得胡子抖动。
老僧淡然一笑,喊了一身佛号:“阿弥陀佛,你非寇,为何不可追?”
儒士顿时语塞。
朱允炆笑道:“穷追不舍,落得后方空虚,为何死守一处天元,跳出一方,落他后方,胜负谁属未尝可知。”
儒士听闻,扫了一眼棋局,连忙拿起白子点落,老僧看了几眼,抬头看向朱允炆,道:“观棋不语真君子!”
朱允炆摊开手,无奈地说道:“哦,我不是君子,你也只是僧人,为何不可语?”
“你……”
“哈哈,痛快!”
儒士看着吃瘪的老僧,不由放声大笑,还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看了看朱允炆,道:“这个年轻人,我欣赏。不过自称非君子,可真有勇气。”
朱允炆眨了眨眼。
君子?
那玩意只是用来约束别人的,怎么能约束自己,再说了,历史上的帝王有君子吗?
哦,还真有一个,那个著名的宋襄公。
面对正在渡河的楚国大军,说出了一句“半渡而击,是为不仁,正人君子所不取”,结果多少士兵因此丧命,他也被打得重伤,最后一命呜呼。
在朱允炆看来,严格意义上来说,宋襄公不能归入君子的行列,归入到白痴一列最为合适。
帝王嘛,心狠手辣脸皮厚,斗东猜西砍人头,咋可能成为君子?
就是自己再仁慈,也不可能成为君子,孔圣人那么牛,也干过不地道的事,说他是君子也是不合适的,一个个后辈晚生,倒君子来君子去的,干过多少龌龊事,还绝口不承认自己非君子。
老僧人看着棋盘,将手中的几颗棋子都撒了下去,叹息道:“罢了,你有高人相助,今日这场棋局我败了。”
儒士哈哈大笑,道:“终是扳回一局,你答应我的墨宝可不能少。”
老僧人点了点头,然后仔细打量着朱允炆,道:“如此英才,不似姑苏人士。还没请问如何称呼?”
朱允炆平静地看着老僧人,问道:“难道在请问别人姓名之前,不应该先表明身份吗?莫不是姑苏人士,皆如大师般修养?”
老僧瞪大眼,摸着胡须,儒士开怀不已,起身道:“这位是白岩寺主持空净,至于我,你可以唤我王仲光。”
朱允炆眼神微微一动,不动声色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