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现在看来,这笔钱没白花。
这脚底下的宝船,完全可以成为捍卫大明的利器,不论是任何外敌还是内乱,都没有人可以轻易撼动。
水上,无人敌。
“收锚!”
“杨帆!”
军士有条不紊地行动着,宝船缓缓离开太仓州外港,前往京师。
淮安府,云梯关渡口。
八艘大福船停泊在岸,以作补给。凤阳知府徐安、中都留守司留守李芳英、都督同知孙岳等人在外迎候。
朱棣、朱权从船舱中走了出来,整齐地施礼声传出,看着跪拜的凤阳官员,朱棣抬了抬手,威严地道:“本王与宁王只过是途径此地,何须你们亲至一趟。”
徐安尚未说话,李芳英便主动上前,道:“表叔父大胜归朝,不走陆路,怎选了海路。舟船颠簸总不好休息,不若在凤阳府安顿几日,也能让侄儿略作招待。”
朱棣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有些茫然,这是谁,找自己攀亲戚,不由问道:“你是?”
李芳英笑道:“家父岐阳王。”
朱棣一抬眉头,陡然想了起来,连忙上前,道:“原是表侄,多年不见,不成想变了模样。”
不是其他人,正是李文忠的三子,李景隆与李增枝的弟弟,李芳英。
朱权也有些惊讶,道:“自洪武二十八年太祖任命你为中都留守,你就鲜有回京的时候,又听闻这两年你在养病,如今可痊愈了?”
李芳英谢过朱权问询,拍了拍胸口,道;“已然无碍。我等在不远处设了酒宴,不妨叙旧浅谈一二。”
朱棣微微点头,道:“补给也需要两个时辰,既如此,那就畅饮一番吧。”
李芳英连忙用手请着,徐安等人连忙在一旁陪笑。
刘长阁刚想跟过去,斜插过来一人,低声道:“凤阳府安全局千户左周见过刘经历。”
“有事?”
刘长阁微皱眉头,自己现在的身份也只是大宁安全局经历,和凤阳府可不搭边。
左周看了看左右,见没有人注意,便从袖子中抽出一份文书,交给刘长阁,低声道:“皇上密令,刘经历不至京师,转道蒙城。”
刘长阁接过文书,深深看着左周,然后将其带到船上,在房间里阅览文书,看过之后,当即问道:“岳四海也去了蒙城?”
左周凝重地点了点头:“据可靠情报,蒙城极有可能是白莲教在凤阳府的核心据点。岳同知已带人去了蒙城,然蒙城事大,若无刘经历坐镇,恐功败垂成。”
刘长阁仔细看着文书,这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