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517节
“啊……”
赵宾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点。
宋正臣拉起赵宾,指着民居问道:“你告诉我,谁家民居的门朝北,你以为房屋吹不垮,不漏雨就可以了?有没有想过,这样会冻死百姓吗?”
“这个……”
赵宾也糊涂了,自己虽然是静海的包工头,但自己也不会干活,分包出去了啊,谁知道这群孙子又分包了多少手,到最后只给自己保证,绝对结实够用,可谁知道出了那么多问题!
宋正臣发了怒,静海官场完了。
自知县至衙役,但凡贪污的,有问题的,一并全部处理了,什么大朝觐有你的名字,有你爷爷的名字也不管用。
第六百一十章 宋礼的麻烦(一更)
车队缓缓地停了下来,一字排开,延出半里路之远。
茹瑺从马车里走了出来,迎面是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卷着残雪飞舞。杨溥拿着一件厚重披风,披在了茹瑺身上。
胡濙突然喊道:“快看。”
丁景福、李彬等山西大小官员纷纷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的景象,震惊不已。
眼前是宽阔的黄河,其宽度至少超出了两百步,黄河的水面之上升腾着阵阵白雾,白雾之下,是晶莹的冰。黄河并没有完全冻结,只不过越是靠近堤坝的位置,冰层越是密集、厚实。
阳光照射,目光放远,冰层宛如白色丝带,系在了这苍茫的大地之上,河水流淌得很慢,冰凌相互撞击的声音时不时响起。
远处南岸之下,便是开封城。
一些官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的黄河,壮美的河流,苍茫而冷寂的天地,远处的古城,近处的车队,勾勒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图景。
当然,感觉到美的只有少数风流的官员,比如杨溥,胡濙,故作风雅的丁景福……
大部分官员看了看之后,脸上笑呵呵地称好,心里已经在问候了茹瑺了,这么冷的天,你冒出来干嘛,好好待在马车里暖和暖和不行吗?
你风流了,我们还涕傥呢……
茹瑺可不在乎这些人怎么想的,沿着大堤走着。
“那是……”
杨溥看着不远处,应该是没有任何建筑物的堤坝上,在远处竟多了一座亭子。
“忠赈亭。”
茹瑺带人走了过去,看着亭子中张显宗的雕像与碑文,感叹道:“以生命殉道,以生命为百姓,这才是官员应有的样子。张忠赈能为河南乃至天下百姓铭记,我等焉何不能?几十年学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