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550节
朱允炆问道。
常百业知道朱允炆心动了,连忙解释:“此事对朝廷而言好处有三,其一,安南战利品价值几何,军士多是不知,有时候一根木头远比一个银器更为值钱,可军士不知,商人参与其中,可以帮助军士更好了解哪些战利品价值更高,彻底搜刮安南财富。”
一旁的夏元吉暗暗吸了一口气,这群商人还真是敲骨食髓啊,不打算给安南留下一点宝贝了……
“其二,商人收取战利品,大军轻装前进,如此一来,军士得了财,将军得了功,商人得了物,皆大欢喜。”
“其三,晋商也好,徽商也好,都无法短时间内拿出如此庞大的一笔银两,却可以拿店铺作为抵押,自中央钱庄借出银两,约定一年后,连本带利一起归还……”
朱允炆嘴角有些不自然,这群家伙还想用自己钱庄里的钱去套钱,空手套白狼啊,这群混蛋……
“你说的这些,朝廷可没多少利。”
夏元吉不满。
现在的黄家中央钱庄还不是户部的,是朱允炆自己的,钱赚得再多,也进不了户部,入不了账。
常百业知道夏元吉是户部尚书,他的意见与态度很是重要,于是加大了砝码:“只要朝廷点头,给我们商人一个发财机会,那日后朝廷扩大宝钞流通,晋商商会上下定全力以赴,配合朝廷。”
夏元吉眼眸一亮。
常百业的话看似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毕竟朝廷法令颁布,商人就应该执行。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件事极为重要,事关人命。
确切地说,事关大明的命。
第六百五十章 白银危机与应对(一更)
夏元吉心动了。
朱允炆也清楚,常百业开出了一个户部与朝廷难以拒绝的条件。
眼下大明货币政策是银钞共存,即铜钱、白银与宝钞一起流通,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宝钞虽然推行于市,一些商人与百姓也认可宝钞,但在众多的交易中,宝钞的占比并不高。
户部曾做过调查与统算,京师百姓与商人交易中,宝钞流转较快,占比较高,也才达到四成,尚未达到一半、而越是偏离京师,这个比例就越低,苏杭一带尚好,可以达三成,但像徽州府、凤阳府、福建、广东等地,宝钞力行,然其占比始终偏低,多低于两成,在一些乡野之地,甚至都看不到宝钞的影子。
哪怕朝廷与县府不断推动,有些百姓依旧信奉的是铜钱与白银,对于新式宝钞的认识依旧有些薄弱,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