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着妇人忙碌而不失笑意的脸,不由放松下来。
她失去了男人,孩子失去了父亲,但她担起了一切,以她一个人的肩膀。
她不需要自己的帮助。
朱允炆带人走了,看着鳞次栉比的店铺,不由说:“北宋时,扬州最高商税达到九万贯,虽然执行的是二十税一的商税,但总得来说,商税已达十五税一,甚至是十税一,这也让宋时商税占比极高,支撑起了其朝廷运行。眼下扬州商税几何,解账房可知?”
解缙面露难色,扬州商税属于户部主管,这是夏元吉的专长,自己怎么知道。
朱允炆没有为难解缙,只平静地说:“去年扬州商税是六万五千贯,夏元吉曾预言,给扬州三年,商税可超前宋。你们想过没有,若大明真有前宋的财政,却无前宋的冗员、冗兵、冗费,那我们大明的版图将开拓到哪里?我们的战船将开往哪里?后世将如何评价建文盛世?”
ps:
感谢v臭不要脸v读者打赏,惭愧,最近有点忙,实在没办法爆更,保证下个月补回来。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陪伴。
第七百零四章 增加的盐价
前宋之富,令人神往。
若大明真有一日富堪北宋巅峰,又无“三冗”之祸,那这版图、这盛世岂不是远超盛汉唐?
朱棣深深看着朱允炆,他虽然年轻,却怀揣着令人难以揣摩与窥视的智慧,他对大明未来的勾画,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就如他提出想要收回西域,这一点就连太祖也只是想想,仅仅是想而已。
西域太远太远,远到大明国力只能控制在嘉峪关一线,再远下去,根本就无法控制,除了羁縻之策,笼络地方,根本就无法可行。
然而,真的不可行吗?
朱棣十分清楚一点,现在的大明朝与父亲朱元璋时期的大明朝有了许多变化,事关军略方面的变化就有三点:
其一,新军之策,让军士战力稳中有进。
其二,二炮局。新式火器的出现与应用,证明了其在战场上的威力,眼下朝廷正在积极扩大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就是一个显著变化。
其三,混凝土!
混凝土已经不再单纯应用于道路一个方面,济宁水柜中的闸门,京师英烈碑的方案,都证明了一点,混凝土是可以用来筑造建筑的,比如说城池!
大明难以守护关外,一个极大的因素就是缺少骑兵,茫茫大草原毫无遮拦,很难确保不被蒙古骑兵一口吃掉。
但如果在草原上突然多了一座城池,那事情就两说了。
大明打野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