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08节
茹瑺与夏元吉笑得有些无奈,皇上这是打算将绩效发挥到极致啊,这和丁溪盐场中交够盐场的,剩下是自己的思路基本一致。
朱允炆严肃地说:“君无戏言,但朕需要警告提举司与都水司,每年收购船只,安全局都会暗中参与,若有人煎迫匠人日夜赶工,强迫其昼夜做事,欺辱与殴打匠人,安全局也是可以抓人的。”
孙锐等人冷汗直冒,这就相当于主动权都给了匠人,他们干完朝廷的活,想干就干,不干就休,强迫他们,很可能会被安全局给拉去。
“轮班匠是个大问题,朕与茹阁、夏尚书、杨祭酒商议之后,认为清江造船厂立足长远,不宜频繁更换匠人。你们下去统计下,但凡轮班匠愿意留在清江造船厂继做工的,由船厂出资打造房屋,购买土地,发放补贴,安置其家人转入船厂及附近,若想要离开的,也不作强求。”
朱允炆需要一支稳定的船匠队伍,总来回走来走去,换来换去也不是个办法。再说了,两年一轮班,两年不见家人,实在是有些不地道,直接将其家人接过来算了,就当是另一类移民了,淮安这一带即将繁华起来,总需要汇聚一批人口。
匠人们听闻之后,一些人不由面露惊喜,若朝廷当真愿意花钱布置房屋、分配土地,还给一定的补贴,那迁移过来也不是不可行。也有些人犹豫不决,毕竟搬家要离开故土,故土难离。
朱允炆也不强求,与夏元吉商议好政策之后,便确定下来张贴出去,其待遇不比山西移民差哪里去,尤其是在杨士奇的建议下,清江船厂内部要打造社学,为匠人孩子读书识字打基础。
清江船厂的问题处置个差不多,但调查却远未结束,一批批安全局的人奔向各处……
第七百二十五章 中都谒陵
九月一日,贤妃省亲五河县。
九月四日,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皇后马恩慧至五河县,这让贤妃的父母激动不已,五河官员更觉光荣,特意写了碑文记述此事。
两日后,朱允炆携皇后、贤妃前往中都凤阳谒陵。
在朱允炆抵达凤阳时,安全局关于清江造船厂的调查文书总算送了过来,看着厚厚一叠名录与诸多证据,朱允炆也有些悲伤,传唤吏部尚书蹇义、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德彝与五军都督府徐辉祖。
“你们看看,这就是吏部挑选的好官员,这就是都察院监察的结果,是五军都督府卫所治理的成果!”
朱允炆将文书丢了出去。
蹇义、戴德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