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36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36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36节

无数声音从不同方向汇聚为一股浪潮,响彻国子监!

朱允炆已经没有时间再继续等下去了,工部尚书郑赐、侍郎宋礼,包括北平布政使、都司等等,都在等待朝廷拿定迁都的主意。

大运河疏浚工程即将结束,这一批民力完全可以直接接续营造北平城的任务。北平也必须做好相应准备,千头万绪的事,首先就需要一个准确的结果:

要不要迁都北平。

经过朝堂风波,官员罢黜,两派对峙,大辩论,最后施压,朱允炆终于踢开了反对迁都的拦路石,高声喊道:“升北平为北-京,营造北-京城,十年后迁都!”

第七百六十六章 筹建新都(二更)

十年!

这是朱允炆给出的迁都期限,也是营造北平城的工期。

十年营造对于一国之都而言,绝非容易之事,毕竟历史上朱棣营造紫禁城等用了十五年,朱允炆直接砍去五年工期,实在是有些夸张。

但朱允炆也绝非是追求进度,不顾现实的空想主义者,朱棣修筑紫禁城与北-京城用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一开始缺乏规划,先造一个行宫,再造一个西宫,之后安排礼部、兵部、刑部与都察院,之后才是大规模的营造,人力、物力、财力在开始初期并没有集中起来。

而且相对于朱棣时期来说,朱允炆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会通河马上就疏浚完工,各种施工材料与物资等可以直接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抵北平。要知道历史上的朱棣营造北-京城之初,会通河还没开工,等会通河疏浚完成,朱棣差不多可以打包行礼准备搬家了……

最重要的是,朱棣不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师”,当然,朱允炆也不是,可朱允炆有图纸啊……

当内阁大臣,六部、都察院与大理寺等看到朱允炆拿出的规划蓝图时,不由地瞠目结舌,茹瑺不相信朱允炆的设计方案,让工部侍郎姚广孝找来了立样人才蔡信与有着“蒯(kuai)鲁班”之称的蒯祥,并从工部中抽出北平舆图,仔细校对。

蔡信、蒯祥分析了一个多时辰,惊为天人。

蒯祥面对朝廷重臣的问询目光,严肃地说:“这份图纸不仅契合北平城现状,还充分利用了水道,以中轴线对称方式布局,气势恢宏,即有南京皇宫的雍容,也有北平的肃穆,就目前来看,完全可行。”

蔡信附和:“此图纸规划清晰,虽没有标注具体尺寸,却足以指导营造全局,设计清晰,布置明了,不仅朝廷衙署设置完备,就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