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倭国抢船匠是干嘛用的?
打造河船?
这也不需要大明船匠啊,就倭国那点地方,随便找一根木头,或者狗刨也过去了,没必要冒着被大明报复的风险。
打造小海船?
倭国不是有小竹板板吗?何况小型的海船,他们还是可以造出来的,在海边捕鱼不成问题。
莫不是真如王绥所言,是想要打造大型海船?
王绥没有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需要给他们自己留点发挥的空间。
船匠、倭国、海船,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信号:倭国想要打造能够远航的水师船队。
至于倭国远航的目的地是哪里,相信李芳远是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李芳远脸色有些苍白,终于明白了王绥的担忧,也明白了他说十年朝-鲜亡国的来由。
倭国,他们的野心终于还是要膨胀了吗?
李芳远咬牙切齿!
倭国第一次入侵朝-鲜是在七百多年前的唐朝时期。当时日本扶持百济,直接派出军队与藩属大明的新罗作战,并最终在唐朝军队之下惨败退出!
七百多年!
李芳远曾也想过,倭国将永远不会再进犯朝-鲜。可在六年前,这个想法出现了改变。
当时,倭国大内义弘还没有与足利义满最后决战,是周防、长门、石见、丰前、和泉、纪伊六国守护,掌管贸易港口堺市,控制着濑户内海的东西航路。
大内义弘声称自己是百济王族的后裔,要求李成桂将朝-鲜境内原本属于百济国的地盘让出来,否则将会派遣军队,拿走属于自己的地盘。
后来大内义弘与足利义满决战,死在了堺市。
足利义满是一个比大内氏更可怕的敌人,他不是一个守着一亩三分地就能过日子的君主,而是在持续对外扩张,直至完全控制整个倭国。作为一代强者,他会甘心就此收手吗?
李芳远拿不准,也猜不透足利义满的想法。
假如,足利义满当真是为了北征朝-鲜而在做准备,那十年之后,说不定真到了朝-鲜存亡的时候了!
李芳远看着王绥,目光中透着凝重的担忧:“如此说来,你们是在帮助我们?”
王绥淡然的点了点头:“若不是建文皇帝重视朝-鲜,不想让你们遭遇刀兵之祸,也不想你们日夜难寐,早就在文书中说明了。我们急匆匆来找你们商谈明、朝联合对倭作战,而你们却把阿木河的事作借口推辞,等他日倭国大举进攻时,我朝是不是可以拿此当借口,选择袖手旁观?”
李芳远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