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身体不好,原本已经没在矿场做事了,可老汉的独子死在了矿难里,留下了一双小儿女和一个体弱多病的媳妇儿……眼看家里的米缸快要见底,老汉万般无奈,只能拖着老残之躯再次下井。
“幸亏有赵氏为我们主持公道,让老汉也讨回了儿子的赔偿,这下好了,五百两啊,足够小孩子长大了,老汉也不用累死在不见天日的矿井里……”
面色蜡黄、后背微微佝偻的老汉身体不是太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咳嗽了两回,有一回咳得好像要将肺叶吐出来。
赵宁一眼就能看出,这老汉因为常年在矿井劳作,吸入的灰尘过多,已经得了肺痨,没几年活头了。
以这样的身体条件,能够再度被刘氏族人接纳进入矿场,必然是经验丰富手艺老道,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的,想来也是一个优秀的人,同时,他也的确可能死在矿井里。
赵宁扶住又要行礼的老汉,看了看其他矿工,这些人的精神面貌都不错,尤其是看他的眼神,都像是看到了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希望。
大概在他们心目中,一个会带着一百多矿难遇难者家属,去京城告御状并帮他们赢回公道的家族,是当得起他们这种希望的。
这些普通百姓底层平民哪里会想到,赵氏之前之所以做这些,出发点并非对他们心怀怜悯,而是因为这件事对扳倒刘氏大有作用。
这是上层的权力之争。
底层百姓活得怎么样,上层权贵其实并不关心。如果做对百姓有益的事,有利于权贵集团稳固自己的地位,有利于他们在权力斗争中获胜,他们才会这样选择。
权力斗争结束后,一切都会回到原点。上层权贵依然是上层权贵,是统治阶层,钟鸣鼎食;底层平民依然是底层平民,是被统治被剥削财富的对象,艰难活着。
片刻后,赵宁到了大堂,依照他的吩咐,矿场管事将账本拿了过来,交给他过目,并为他这个家主继承人简单介绍情况。
“矿场年产紫晶石三十五万斤,其中下品紫晶石占六成左右,中品紫晶石三成左右,上品一成。至于极品紫晶石,每年能有几百斤就算很不错了。”
管事一五一十的道,“现在矿场和新乡镇的刘氏作坊里,共有四个月的紫晶石存量,也就是十万斤上下,绝大部分都是还没精细加工的。”
赵宁挥挥手示意管事坐下说,他翻看了一会儿账簿,了解了大致情况后,凝神陷入沉思。
管事说的产量是“紫晶石”而非“紫晶矿”,前者是后者初步加工后的产物,已经可以拿来使用,以紫晶石的珍惜程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