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恐怖如斯!”
听到这番话,牛顿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一开始他还认为徐云有吹捧自己的可能性,但当后面那段话说完,他可以肯定徐云说的是真的!
因为除了退婚以外,小牛的童年里发生过剩余的所有事!
而他可以肯定,自己从前与徐云没有任何交集,对方没能力也没必要去打听自己的过往——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脾气暴躁毫无人缘,有谁会去打听自己呢?
因此只有一个可能:
自己就是徐云所说的那种此子!
当然了。
牛顿会做出这种判断并非他被套上了降智光环,而是因为这涉及到了一个他从未透露过、今后只在1719年寄给佛米撒的信件中提及过的秘密:
他是一位资深中二,至死都认为自己是被赋予了神圣使命的选召之人。
而这一切的萌芽,都要始于小牛的生日——在后世历法中,被归属到不同节点的两个生日。
第12章 小牛的两个生日(下)
作为物理史上的名人,小牛同学的生日在21世纪里有些特殊。
因为如果你查的话,会发现他有两个生日:
1643年1月4日与1642年12月25日。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要归结于历法问题,其实这两个生日都是准确的。
不过12月25日那个用的是儒略历,1月4日那个用的是格里历。
所谓儒略历,是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在公元前46年发布的一种历法——就是被某个蝙蝠精踹过的那货。
儒略历是阳历,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也就是回归年定为一年。
但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回归年按天算的话并不是一个整数,而是365.2422天。
儒略历把一年设为365天,比一个回归年略少,为此每四年设一个闰年,闰年366天。
这样平均下来每年是365.25天,和回归年相比,多了0.0078天。
根据简单的数学乘法,儒略历平均每400年就要多出3天,用了1500多年以后,就要多出10天。
所以在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就颁发了命令:
那一年少算10天,1582年10月4日后的一天不是10月5日,而是10月15日。
同时改变闰年的设法,凡是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是年数后边是带两个“0”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
这样平均下来一年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