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不同。
而且莎草纸容易在运输过程中破损,因此只适合水路运输。在运输中若是破损,损耗则有购买者承担,这变相提高了莎草纸的实际购买价格。
因此就更没有人会买他们的莎草纸了。
但亚历山大四世却十分谨慎。
他推测这可能是推罗王在经济上对埃及做出的一种反击……于是他推罗派出了探子。在确定这种纸真的在各大村镇都开始使用,并且因为性能优秀而完全取代了莎草纸、甚至在出版著作中都更加常见的使用“软纸”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了不妙。
他做出的决策也十分果决。
因为莎草纸每年都能大量产出,但堆积过多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滞压了商人手中的流通财富,并把他们都圈定在了推罗边境附近。
而且,如果推罗大量向周边国家售卖这种羊皮纸,那么毫无疑问的会降低甚至断绝了埃及出口莎草纸这种特产而产生的税收。
那并非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波斯人蠢蠢欲动的情况下,亚历山大四世也不敢作什么死。
于是他放松了对商人们的管制,并将商业税从“流通税”变成了“持有税”。
也就是说,以前是不管卖出多少都是五抽一;而现在则是持有的财富等价物越多,交税就是越多——从十分之一可以波动到三分之一。同理,那些贩卖利润较少的商品、导致了收入较少的商人,则会另外得到相应的保护性税收。
这大量鼓励了小商、散商的出现,并降低了门槛。鼓励那些出售各类粮食、肉类、蔬菜、瓜果这些囤积量少的商人们的出现,让他们负责将这些容易腐烂、难以运输的东西送到埃及全国。
原本这种税收,对于商人们来说反而是一种更加合理的减免……但唯独那一年,却会让他们不得不缴纳更多的税钱。
因为他们之前购入了大量的莎草纸,囤积在仓库中,等着战争结束后狠狠敲全国无纸的推罗人一笔——或是在战争中就以惊人的高价卖给他们。
但如今这仗没打起来,推罗人反而发明了更好的纸张。这些囤积的莎草纸别说不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利润……卖不出去就意味着手里没有活钱,反而还会让他们缴纳更多的税。
于是这些商人毫不犹疑的用最廉价的价格,向着推罗商人大量出售自己囤积的莎草纸。
这些过于廉价、只比成本高一线的莎草纸的大量涌入,一并砸低了羊皮纸的价格。这就逼迫他们用更廉价、甚至赔本的价格向推罗人售出卖不动的莎草纸,以此为自己降低税收。
但就在埃及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