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如果是“完全真实环境”的计算会如何呢?就说计算一个简单的汽车运动阻力把,要考虑汽车自身质量、载重、乘客体重、轮胎材质、胎压、汽车速度、汽车外形、烤漆材质和光滑度、风力、空气成分、湿度、温度、大气压、地面状况、坡度、星球引力、星球自传、公转、还要考虑摩擦生热等等。看吧,真要全都考虑到,什么也别做了。
在数学计算中,每增加一个变量,计算难度就要提升十倍以上。增加五个变量以后,基本上就不具备求解的可能性。
所以过去的修行,18.0的时候要构建一个“守恒流形”,其实就是构建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简化计算,然后对所有的运算“收敛”。
所谓的“收敛”,可以想象成为打包。
18.0之前构建了很多“流形”,现在需要将这些流形拼接一起,形成一个高维的结构、一个完整的结构。
流形,是高维结构在低维度空间的展开,那将流形打包、组合后,就是所谓的“拼图”了,理论上可以形成高维结构。
不过“高维”也是相对的。实际上12.0以后,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拼图”,在一次又一次的拼图中,不断攀登高峰。
只不过18.0境界的拼图到了新的高度,似乎在尝试构建一个“世界”,一个理想环境的世界。
总之,这就是过去突破18.0所需要的“核心结构”,也就是守恒流形。
但楚飞此时迭代的功法,却引入了分形流形。什么意思呢,楚飞要将功法“展开”、而非“收敛”!
别人突破18.0后,要收敛,准备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类似于神国的结构。结果楚飞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那么,楚飞就不怕整个修行散架了?
楚飞还真不怕!
在数学、人工智能、网络世界等系统里,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分布式算法、也叫边缘计算、或者说神经网络算法等类似的情况。
科学的特色就是,从来都不设边界。收敛算法可以,分布式算法同样可以。只要技术到位,也许分布式算法更优秀。
此外,在里世界这里,“距离”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以为两个世界很近,实际可能很远;有些世界看着很远,但可能两个世界内部都是互通的,比如现在的绝望冰川、流霜走廊。
这是高维世界的特性。
还有就是楚飞发现的“世界树理论推导图”,似乎也证明了世界的结构,同样是分布式的。不信你看看无尽星空的星系。
在人类社会,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