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元宇宙进化 > 第686章 我又不是你爸爸

第686章 我又不是你爸爸

第686章我又不是你爸爸

通过心灵之力,可以感受到当事人产生心灵之力时的部分思绪。

对于这个事情,楚飞早已经习以为常,并且对这种情况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有了一些猜测,虽然不见得准确,但暂时可以做到逻辑自洽。

原则上,一件事情只要能做到逻辑自洽,就有三分真实的可能。

却说,心灵之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根源的,它来自于一个人激烈的情绪,而且通常有指向性。

在炎黄文明传统的修行理论中,有‘静以修心,俭以养德’的说法,在一些佛、道的修行中,更要求心灵“古井无波”。

楚飞认为,人的灵魂(灵智)并不是不可损伤的。

就像是大风刮过树木,会有树叶被吹落,严重的甚至会整个树木倒伏。

人类的灵魂在激烈的情绪变化中,也会掉落“碎片”。

而这种碎片的掉落,也许有一种自保的逻辑在其中——灵魂会将那些激烈的情绪当成异物或杂质,给剥离出去,保证灵魂的纯净(秩序)。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理论,人类的灵魂(灵智)来自负熵,而负熵其实是秩序。

人类激烈的情绪,本身就是对秩序的破坏——比如愤怒的时候没有理智,喜悦的时候也容易冲动消费。

灵魂为了自保,会将这些激烈的情绪当成一个个“病变体”给丢掉(丢包)——这就是心灵之力了。正因为如此,心灵之力中会蕴含部分记忆。

整个过程,恰如血肉之躯的排异反应。

普通人不懂修行,灵魂难以壮大,只会持续衰退。

若不能控制情绪会导致灵魂不断“丢包”,最终灵魂难以支撑。

等灵魂出现问题(秩序混乱乃至崩溃),血肉之躯也会出现问题(血肉之躯衰老乃至死亡)。

但灵魂和血肉之躯有很大的不同。血肉之躯很难改变,但灵魂(人类的灵智)可塑性极大。所以可以定向引导情绪,产生特定的“丢包”。

至于说“指向性”,就是“丢包”后的这个灵魂碎片,会飞向哪里——这就是信仰修行的基础,其中又涉及到量子纠缠的理论等等。

所以说,传统中的诅咒、扎小纸人的方法还是有效的。只可惜普通人灵魂力量太薄弱,只怕难以破防。

所谓的千人所指无疾而终,听上去有些道理,但若从物理角度分析,就知道不太靠谱。

普通人就如同木头,强者如同柴刀,想要靠木头磨损柴刀,不是很容易。

所谓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如果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