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匹绢买马。
但战争告一段落后,不需要那么多马了,这项交易成了一个负担,由之前的互惠互利变成了回鹘单方面获利。而且他们所售马匹中瘦马、病马的比例越来越高,且价钱还不能降,让唐廷十分苦恼。
而因为藩镇随时可能再度举起反旗,加上担心不买马后逼反回鹘,于是这项交易又持续了不少年,直到局势相对稳定后才停止。
邵勋想到后世搞不好有草原胡酋发动“羊毛战争”就忍俊不禁,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谁说得准呢。
但这事还是得推广下去。
连相关产业都没有,技术怎么可能进步呢?
就像之前邵勋问羊贲风很大的时候,风车能够正常运转,其实他想问的是你会不会搞齿轮传动结构?
羊贲肯定不会。
但如果风车大行其道,保不齐哪天就有了。
所有的技术进步,一定是和需求、和产业相关的。
只有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技术才能稳定地发展、迭代、改进并传承下去——传承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使用广泛了,掌握的人多了,才不会因社会动乱而失传,导致后人再重复发明。
说不定哪天就有人搞出齿轮传动了呢?
使用齿轮传动几十年、上百年后,说不定就有人会画渐开线了呢?
******
酒过三巡之后,场中不少人的情绪已经较为激昂,甚至大着舌头说话。
当然,这不算什么事。此时官员、士人的很多言行,放到明清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君前失仪”,即便他们清醒时的言行也多有“失仪”。
皇权不够大,社会风气中对皇权没有太多敬畏。
也幸好没人醉醺醺地跑上来,然后拍着龙椅说“此座可惜了”。
邵勋也不是什么特别严肃古板的人,兴之所至,便下去与众人饮酒,然后盘腿坐在毡毯上,与几个打算南下的士人交谈。
其一便是沛郡刘耽之子刘惔。
刘惔的两个妹妹都在齐王府,一为妃,一为夫人,他算是金刀的舅哥。
此刻正在侃侃而谈:“我闻陛下清谈盛举,本以为是美事,便从沛郡赶来,然大失所望,谈来谈去都是俗务,未见陛下清谈本领。”
邵勋不以为意,笑道:“以你观之,朕清谈本领如何?”
“稍胜晋惠帝之流。”刘惔转了转麈尾,说道。
邵勋大笑,又问道:“我闻胜于清谈者多无鸿篇巨著,往往一语惊人,互相吹捧,便得名誉。真长以为如此出名者有真才实学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