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很大概率会分兵固守,剩下的小概率则是集结兵力困守成都。
不论刘璋如何去做,都已在刘封的掌握之中。
若是他能集合精锐,誓死一战,那可能还会有些许的胜算。
若是真被刘封算中,分兵拒收,固守成都,那就更是九死一生,唯一的一生,还是托了蜀中地形实在太过险要的福。
当然,刘封可以将一线指挥权全权下放给蒯越也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就像南征交州时那样,这并非是刘封无脑信任蒯越。
如今蒯越被调离了荆州老家,宗族子弟尽数都在刘封的身边和治下,而他却是形同孤身一人,又远在交州,麾下虽有十万大军,可分属的军主几乎全是刘封亲信。
不提诸葛亮、庞统、陆逊等人,就是贺齐、高顺、薛州、郑宝、魏延、黄忠、文聘、廖化等等诸将领,又有哪个会支持蒯越造反?
这就是刘封无条件下放权柄给蒯越的底气所在。
而且刘封不但要放权,还不会给蒯越时间压力,不设期限。
中路长江军可预做准备,至于何时动兵,还得看交州军的进展。
目前刘封有两种打算,第一种打算是等到蒯越在益州郡站稳脚跟,开始进攻犍为郡属国时,中路长江军便可以开始行动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路军根本无需理会两岸的威胁,长驱直入,直奔僰道而去,哪怕后路被切断,也不用担心补给问题。
第二种则是提早发动,沿江攻击过去,一座一座的拔除后顾之忧。
这样行动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起刘璋的兵力,实际上减轻交州军的压力,不过这部分削减并不会太大,毕竟刘璋对西南郡国的掌控力也就那样,撑死了最多也就是调走数千兵马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