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之时,太祖皇帝让我守卫边疆对我说的话。”
“一直对我大明江山虎视眈眈,时常袭扰我大明疆土,企图铁骑南下倾覆我大明,入主中原。”
“为此,又何必问出这般傻乎乎的言语来。”
“这也是为何之前明知瓦剌、鞑子的野心和爹征战的缘由也出声反对的。”
三人:“?????”
“太祖皇帝将鞑子、瓦剌、驱赶回草原,而这些年以来,远在漠北的瓦剌、鞑子,从来就不曾有过一刻甘心过。”
“太祖皇帝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必将被瓦剌或者鞑子铁骑践踏,大好河山付之一炬。”
“这个问题.我知道,同时也清楚。”
“从而补贴我们打仗所带来的消耗。”
“不能每一次胜了,之后就招安.甚至是接受其投降。”
“如此在阻击别人发展的同时,更是在压制我们大明江山社稷发展、国富民强的脚步。” “且综合算下来,我们付出的代价,比敌人还更多因为我们是远征。”
“想来这也是夏老头一说着打仗,就头疼、反对、劝解、拖后腿的原因,因为这般致使国库愈来愈空虚,百姓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发生了灾祸、朝廷都没钱救济,为钱财银两愁白了头。”
“战争带来的应该是国富民强,国家安定强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但这么多年的,自太祖皇帝以来,可否有做到这点?”
“难道你们就没发现.随着远征漠北的次数越多.大明的国力、国库、百姓的生活都慢慢的变的更差了吗?”
“长此以往下去真的对大明江山社稷好吗?”
“最后真的能够达到我们初衷、目的吗?”
“打仗稳定边疆是目的,却不是我们的战略目的。”
三人听着他的侃侃而谈,其言语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却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的敲打在众人的心头、脑海中。
让众人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脸上神情不时变幻。
真心话,这个问题上面,他们这些人貌似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思考过。
如今被朱高煦一语戳成,将血淋淋的真相摆在众人的面前。
让人不禁脑海之中回想起,大明立国这么多年以来,历经几任帝王呕心沥血的发展历程,貌似整个大明的国库从来没有强盛过,且慢慢还有着走下坡路的趋势。
想到这些个事情,一时之间众人脸上的神情都不好看,饶是方才对朱高煦有着满腔怒火的朱棣,也找不到言语来反驳、呵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