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强着急,有人比他还着急。
前天幸福收购站人比较少,齐硕辉并没有太在意。毕竟收购站的生意很随意,来这里的人一天多一天少的很正常。
但他没想到的是昨天人也比较少,来这里卖东西的人,比平时少了六成以上!
这段时间各收购站主收的就是贝母,这也是一夏天收购站里赚钱最多的大项。
以往每天能收到的干贝母至少在一百公斤以上。
多的时候三四百公斤也很正常,现在市场搞活,大家都知道从副业里赚钱补贴家用乃至发家致富。
原来集体大锅饭的时候,山里的贝母挖出来是给各村里副业创收的,现在挖到了只要不被抓到,那就是自己的。
一公斤新鲜贝母都能卖好几块钱,挖的快了一天能有七八公斤,赚个几十块钱,多好!
所以眼下种地不算很忙,去山里挖贝母的人不少,这收购站收的贝母自然也就多。
谁成想这头天只收了不到五十公斤干贝母——他自然不知道,最大那宗贝母让李龙截胡了。
有多有少正常,这是昨天齐硕辉的想法——但第二天收了四十公斤,更少了!
这就不对了!
齐硕辉反应很快,晚上就去找了老板,把这情况给汇报了。
齐硕辉是老油条,能舍下铁饭碗来到这个私人收购站工作,一方面是老板给的钱多,另一方面也是见多了风吹草动,自己在原单位干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现在新领导上任,如果查出来的话,他真得吃不了兜着走。
辞职了,那就基本上不会有啥事了,毕竟这时候也讲究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太可能再短兵相接、揭老根子了。
在单位混久了,他的观察力还是很敏锐的,风起于青萍之末,连续两天来卖贝母的人有些反常的变少,他就知道有情况了。
不管有没有情况,先汇报了总归是好事——他就是一个收货的,这事他提前汇报,能给老板一个好印象。事情和他没关系,毕竟他只负责收,定价虽然有他的因素,但也是老板同意的嘛。
撇开责任甩锅这种事情,老油条最熟练了。
幸福收购站的老板自己有事,平时很忙,对于他来说,这个收购站属于锦上添的东西,虽然每个月进账不少,但并不是他日常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这个叫蒋春林的老板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收购站在北庭一家独大。他也知道北庭市私下里是有一些二道贩子收物资倒卖的,价格也会比他出的高一些,能吸引一些人,不过平时他基本上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只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