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了。
无所谓对错,这个没办法衡量——毕竟每个人心头的秤是不一样的。
李龙转换了话题:
“哈里木,呆会儿给我搬一捆草,我再带些盐,我准备去木屋那里住两天,方便打猎。”
“好。”哈里木就回了一个字,然后接过妻子递过来的奶茶喝了一口,然后突然问道:
“李龙,你说纳森他们,能不能去上学?”
“能啊。”李龙虽然有些意外哈里木问的这个问题,但还是给了肯定的答复,“我想明后年可能县里就要搞维族学校和哈族学校,到时你们可以在山下弄个院子,孩子和老人住在山下,到时纳森就可以上学了。”
牧业小队虽然大部分牧民在山里,但也是有自己的地盘的。如果想的话,完全可以盖个院子,然后把家安在那里,毕竟这是大趋势。
当然,最后不想搬的,等再过一些时间,就会被强制性散居到各村子里去,就跟插队一样。
社会主义对于老百姓的优惠政策可能因为国力原因上限不高,但下限绝对会比资本主义高的多。不让一个人掉队,有些时候真的是政治任务。
哪怕这个人是赖皮或者懒汉——这也是让一些基层工作者诟病的地方。
“那……我应该怎么办?”哈里木认真的请教着。
“两个办法。”李龙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明年,因为南疆的一些事情,自治区出了一个对少数民族而言非常好的政策,这是大趋势,李龙只是提前说了出来。
“第一个,你可以找你们的牧业队长,要求在你们的地盘上盖个院子。明年开春你们转场之前,召集人去盖就好了。你想吧,给我盖这个木屋你们就没用多长时间,那么给你盖个院子,也不了多少时间。盖好后呢,留些粮食和生活物资,老人孩子就可以住在那里,不用再往山里跑了。你们牧业小队附近肯定是有学校的,他们就可以去那里上学。”
哈里木觉得这个挺不错。
不过他还是想听听第二个方法。
“第二个办法,就是你直接出钱在清水河乡或者县里买个房子或院子,这样的话,你不用盖房子,直接可以上乡里或县里的学校。不过乡里县里的学校只有汉族学校,你只能让孩子直接学汉语内容。”
“那我们牧业小队的学校不是汉语的吗?”
“不一定。”李龙不确定的说,“可能教汉语,也可能教你们的哈萨克语。”
哈里木沉默了。
“你不用着急,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慢慢考虑。”牧业小队那边李龙不太清楚,县里这边李龙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