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陛下多少年没管过这样的闲事了?
先前她一直觉得,谢宜笑这样的,也不过是说个不错的公子哥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她去劝人家为自己女儿替嫁,还觉得是个好亲事,是难求的好机会。
可不曾想到,人家如今得了一个更好的,还是她女儿求都求不来的好。
还有陛下赐婚这样荣耀的事情?
这满帝城的姑娘,没有比她更风光了吧?
周氏一时之间心思复杂,隐隐却有些不是滋味,她以为自己的女儿千好万好,侯府嫡女,端庄贵气,是长媳宗妇的最佳人选。
谢宜笑固然也是个好姑娘,但不管是身份还是别的,都是不如她女儿的。
如今她女儿只能往一般的找,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而谢宜笑却风风光光的,有陛下赐婚,嫁容国公府,日后还要做王妃。
周氏捂住心口,觉得心口酸涩、呼吸艰难,最终实在是坐不住了,匆匆告辞离开,回到自己屋子里的时候忍不住落下泪来。
江氏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坐在椅子上,转了转佛珠,最终是叹了口气。
第140章 赏赐,聘礼
谢宜笑坐着马车匆匆赶回了谢家。
此时在谢家门前已经挤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谢家人也都穿戴完毕在门口候着,宣旨的令官带着一队禁卫军站在门口。
前朝大秦之前,宣旨用的大多数都是皇帝信任的内侍太监,新朝建立之后,圣武帝觉得太监宣旨实在是不妥,于是便专门设立了宣旨的令官,在太极宫和太极殿伺候着,为陛下宣读圣令或是出宫办事。
宣旨之时,令官身穿黄色的褂子,以表身份,圣旨临,如陛下亲至。
如今这位令官姓常,是陛下的亲信,称一声常令官或是常大人。
此时大门口处还摆放着不少的东西,占据了大片的空地,有箱笼装着的,不好放进箱笼的便放在担子上,上头都系着红绸,如此阵仗,像是要给谢家赏东西。
围观的人还议论纷纷,猜测着谢家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能让陛下降旨赏赐,而且还算是独独一家,别人家都是没有的。
“难不成要给谢家封爵了?”有人这样猜测,到了谢家这个地步,若是真的要降旨封赏,大概也只有给谢家一个爵位了。
“也不可能啊,也不曾听说谢家做了什么大事,值得封一个爵位的,要是论功绩,当年也早就该封了,何必等到现在?”
东明刚刚建立的时候,谢家确实也是出了不少力的,要是封爵当初也该封了,何必等到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