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神顿时就明亮了起来。
利用这一点,从理论上来说,他能通过对高能对撞机的碰撞控制,强行将惰性中微子进行湮灭,形成两个其他粒子,从而对它的质量等各种信息进行观测。
剩下的,就是将这些理论转变成实际的设备,以及数学模型了。
就对面徐川这个状态,很明显就能看出来是有了一些想法正思考,于是他也就没有去打扰,静静等待着,直到他回过神来。
这样构成暗物质的粒子必然是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
带着笑容,他敲了敲门。
虽说普林斯顿的计算机学科算不上最顶级的那一批,但数学领域却是其他学院拍马都追不上的。
对于暗物质的探索来说,玻尔兹曼输运方程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办公室中,正在研究着什么的学姐被敲门声惊醒过来,抬头看到他后明显的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飘起了一抹笑容。
“.”
“因此,利用这部分特性,对其进行跟踪,而后判断暗物质在高能碰撞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两种其他粒子的性质,不断的实验,就可以一点一点摸清楚和反推出暗物质的‘暗’性质。”
无论是想办法制造出惰性中微子,还是引导其在对撞机碰撞,还是排除掉其他粒子的干扰,都不是一件容易,甚至可以说是都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暗物质湮没产生的带电粒子(主要为正负电子对,中性中微子、光子以及带电粒子等)。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底层的逻辑算法无疑是离不开数学的。
不过即便是惰性中微子不属于常规中微子,它依旧有一部分的物质属性在常规态范畴。
徐川笑了笑,道:“有什么不方便的,说起来,这份灵感还是常院士你给的。”
稿纸上的标题入目,他就愣住了。
难怪他之前瞟一眼的时候,总感觉稿纸上的公式很是熟悉的样子。
和常进常院士聊了一会关于各种粒子探测技术方面的东西后,徐川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办公室中。
对于未既定的科研理论,哪怕是有再大的把握,他也不会过于肯定的去说出来。
看来又得麻烦一下学姐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五月份的中下旬。
当然,难度也不用多说。
这个标题?
徐川接过稿纸,翻阅了起来。
“即:暗物质丰度的变化率等于其产生截面与湮灭截面之差,截面的物理意义是反应发生的概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