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大国院士 > 第892章 空天战机编队

第892章 空天战机编队

期、满足客户要求的装配生产形式。

一方面可以极大的降低了人力,自然也就降低了人为出错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先采用这种生产线的,是波音、空客、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

比如米国的f35和f-16。

在没有采用这种生产线的时候,一条常规生产线每年只生产12架战斗机。

而采用脉动生产线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其产能在理想状态下能达到一天一架。

当然,受限于各种现实状况,目前f-35战斗机生产速度约莫两天一架。

但这也足以窥见这种几乎全自动化的脉动生产线的恐怖生产效率了。

至于国内的脉动生产线目前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军用方面,如j20、运20这些。

徐川不是很清楚这些生产线的效率,但是下蜀航天基地这边的生产线,在后勤零部件能够跟得上的情况下,理论上能够做到平均一个月完成一架二代航天飞机的生产。

之所以和f-35战斗机生产速度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还是航天飞机本身和f35之间的复杂度以及制造成熟度等方面。

尽管两者都是高度精密的产品,但f35自设计开始,其实就更偏向于通用化和低成本以及快速生产的原则。

而制造成熟度方面,目前下蜀航天基地这边的确没法和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相提并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则是下蜀航天基地这边的生产线更侧重‘单部件’的生产。

简单的来说,就是它的工业生产线更着重于小型聚变堆、空天发动机这些单体设备的制造。

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f35是成熟的战斗机的,可以直接拿出去卖钱的,外界也有着大量的需求。

而航天飞机不行。

他们不可能卖航天飞机。

所以生产那么多航天飞机对于目前的他们来说也没太大的意义,保持航天等领域的运力需求就足够了。

而更重要的,则是对空军供应小型聚变堆、空天发动机这些基础核心零部件。

所以它是有意被设计成以零部件为主,组装航天飞机为辅的形式的。

按照理论计算,平均每三十天的时间,这座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五百多万平方米大型生产工厂,就可以生产出来一套小型聚变堆、三套标准规模的空天发动机。

相对比以前制造一架航天飞机,一套小型聚变堆需要半年的时间来说,其效率可谓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