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带停下脚步,将自己最后的温度,留给了这片土地。
依托周围区域的矿产,还有伏尔加河得天独厚的物流,在18世纪时,就发展成了重要的行政贸易工业和文化中心。
在苏俄时期,喀山成为莫斯科以东的一个重要供应商业和文化中心。
1920年5月27日,鞑靼自治共和国成立,喀山成为首府。
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工业迁徙,喀山成了国防工业中心,生产了大量的飞机坦克,至此,喀山正式成为苏联化工,机械制造,以及军事重地。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俄罗斯。
在现代化的加持下,这座城市,依旧在腾飞,依旧热血。
此时此刻,喀山飞机厂档案室门外。
档案馆管理员安德烈维奇双手接过面前人的文件,还有对方手中的证件,按照一般流程检查一遍,将证件和文件在访问簿上登记。
摁下一个拇指印,又让面前的人摁下一个拇指印,他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访问簿锁回抽屉,紧接着又从抽屉里抓出一把钥匙,摇晃一下脑袋,径直走向走廊深处。
走廊上的窗户间隔很远,而且孔洞开得非常小,所以整个走廊看起来空落落的,又阴森森的。
头顶的灯,因为线路接触不良,时不时发出噼啪一声,闪烁两下,又倔强地亮着。
一群人在走廊中走了很久,终于在一道大铁门前停住。
铁门头顶,还有这个房间的编号。
43。
平平无奇的编号,没有任何标注,也没有标记。
管理员将钥匙插上门上的大锁,轻轻扭动,大锁打开。
又随着让人牙酸的开门声响起,一个巨大的黑洞,出现在众人眼前。
大门打开,空气开始对流,一股书籍陈腐的气息,从房间里迎面而来,如同一个巴掌,狠狠地扇到门口这些人脸上。
等那股陈腐的气息稍微消散,档案室管理员这才走进房间,在大门右边一阵摸索,一声清脆的咔哒声响起,房间开始恢复供电。
明黄的光线逐渐亮起,也将档案室内的场景,呈现在众人面前。
入眼的房间非常干燥,地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灰尘,除此之外,就是那无数的书架。
那些书架都很大,有三四米高。
每一个书架都有读的编号,而书架里面,也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图纸,还有书籍。
很多,很多!
粗略的扫一眼,站在门口的这些人愣住了。
一想到自己接受的任务,他们的脑袋在一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