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响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杜马中获得更多席位。”
国家杜马下个月就将改选,克伦斯基希望能挽回颓势,帮助十月党成为杜马第一大党。
“你肯定是疯了!难道你不知道你会招致尤里耶夫大公的反感?”
罗将柯也不知道克伦斯基哪来的勇气。
“尤里耶夫大公正在和圣彼得堡愈行愈远,否则尤里耶夫大公就不会拒绝陛下的要求,这是什么行为?这是抗命!这是公开造反!难道我说错了吗?如果巴尔干军团发动进攻,尤里耶夫大公完全有实力击败奥匈帝国!”
克伦斯基很不满,他对权力缺乏畏惧。
“你完全不懂!在军事方面,你是标准的门外汉,尤里耶夫大公是军神!难道你认为你比尤里耶夫大公更出色?”
罗将柯有自知之明,这是他成为俄罗斯政坛常青树的根本原因。
“我确实不如尤里耶夫大公——可既然巴尔干战区有击败奥匈帝国的能力,为什么不去做?”
克伦斯基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击败奥匈帝国之后呢?将德国数百万大军全部吸引到东线——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
罗将柯很生气,他一直很看重克伦斯基,没想到克伦斯基却如此短视。
克伦斯基瞠目结舌,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克伦斯基的级别太低,并不知道乔治在战前为俄罗斯帝国制定的战略。
这人也完全没有军事能力,临时政府成立后,克伦斯基自任俄军总司令,向德军发起克伦斯基攻势。
克伦斯基的攻击没有获得任何成果,反而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三个月后,十月革命爆发,克伦斯基倒台,流亡国外。
“德军不可能将所有军队集中到东线,那样英法联军将从西线攻击德军!”
克伦斯基还算有几分急智。
“经过去年夏天,难道你还会相信所谓的盟友吗?”
罗将柯眼中的厌恶一闪即逝,这人不堪大用。
克伦斯基不知道的是,尤里耶夫大公在圣彼得堡的能量,远比他想象中更大。
稍晚些时候,《回声报》总编给克伦斯基打电话,一直和《回声报》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彼得格勒印刷厂,不再承印《回声报》相关的所有业务。
克伦斯基很生气,圣彼得堡又不止一家印刷厂。
“我给所有印刷厂都打了电话,他们明确表示,不会承接我们的业务。”
《回声报》总编康斯坦丁是克伦斯基的政治盟友,一直为克伦斯基摇旗呐喊,没有康斯坦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