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字,根本无法领略到这两个成语的魅力。
观众们感觉燃爆了。
因为李俞在下部塑造的曹操真的比上部的袁绍更胜一筹。
在曹操的鼓舞下,麾下的五千精锐开始爆发战力。
因为每一個人都知道,如果没能在袁绍援军的抵达之前攻破乌巢,那么留给大家的只有死路一条。
再说了,连曹操这个大领导都不要命了,他们这些大头兵能不拼命吗?
曹军上下齐心,经过一番血战,成功攻陷乌巢。
曹操帐下的大将乐进阵斩淳于琼。
乌巢之战这场战争,李俞为了拍出震撼的效果足足烧了八千万。
整部电影一半多一点的预算都花在这里。
从观众的兴奋的神情看,李俞这八千万烧的非常值。
这个时候,画面给到上部的主角袁绍。 袁绍军的内部出现分歧了。
以张郃为首的大将建议应该派大军驰援乌巢。
乌巢对于袁军有多重要已经不需要说明了。
一旦失去乌巢,官渡战场的十万袁军将作鸟兽散。
谋士郭图建议袁绍应该放弃乌巢全力猛攻曹操的官渡大营。
只要把曹操的官渡大营打下来,曹操家都丢了,就算他成功袭击了乌巢,输的人也不见得是袁绍。
下部的袁绍其实和上部一样英明果决。
他认为乌巢距离大营这边有很长一段距离,这个时候驰援乌巢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他听从郭图的建议,派遣张郃高览进攻曹操的官渡大营,打算让曹操无家可归。
前面李俞都对曹操的剧情进行了一点小改编,到了袁绍这里,他一样进行了一点小改编。
在张郃出发之前,袁绍对张郃说乌巢丢了,袁军大营里只剩下几天储粮。
他让张郃务必拿下曹军的大营,不然袁军的士气肯定要崩盘。
这个剧情一出,张影谋都忍不住在心里面夸赞李俞的才华。
原来在李俞的《官渡》系列里,智勇双全的袁绍最终输给曹操是因为袁绍的出身太高了。
他家四世三公,他一出生就是顶级贵族。
这样的出身使得他根本没办法跟曹操一样在关键时刻自己带人到前线拼命。
用一句话概括,关键时刻豁不出去,干大事惜身。
这个设定妙啊!实在妙啊!
这个设定对上史书对袁绍的评价了。
真正做到了改编不是乱编。
由于袁绍无法拿出勇气亲自率军进攻曹军大营,曹操先前担心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