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拍戏可没有你这么讲究。”
让专业的历史教授给演员们上一上历史课,教演员们南北朝时期的礼仪。
三国同样是乱世,《老三国》的很多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礼仪这一块。
你要知道一部神剧之所以能成为神剧,恰恰是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施施有时候都怀疑李俞是不是细节狂魔,还是带强迫症的那种。
看到《北朝王业》在网上超高的热度后,李俞并没有骄傲自满,他变得更加慎重了,对待这部作品的态度也变得更加认真。
李俞一针见血评价道。
这会儿,施施看李俞的眼神充满了崇拜的色彩。
这就是她一直以来崇拜、钦佩李俞的原因。
李俞对待作品的态度一如既往的用心。
施施接着又问了李俞一个问题:“俞哥,高欢的演员你还定,你打算找谁演。”
施施问的这个问题是李俞最近这些天苦恼的问题。
他和刘何平见了很多想演高欢的演员,最终都不是很满意。
高欢的演员真的不好找。 高欢这个人太复杂了,首先要长得帅,这是惜字如金的正史上面明确记载了长得很帅的男人。
除了长得帅以外,得有阴谋家的狡黠,气质不能太正也不能太邪,要有一定的英雄气概。
这个角色真的比曹操都难眩
不过话又说回来,华国这么大,演员那么多。
难是难了点,只要肯用心,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演员。
李俞想了挺久,最终真的让他想到一个合适的人血—张振。
张振的年龄、气质、外形是李俞能想到的最符合高欢历史形象的演员。
“我觉得张振可以,高欢发家的时候三十多岁,不算年轻的小伙子了。”
李俞越想越觉得张振合适。
把张振找来演高欢还有一个好处。
李俞计划在《北朝王业》后给施施拍电影,在电影圈里推施施一把。
魔改《绣春刀》,增加施施在电影里的戏份,让剧情更加精彩,一定很有搞头。
值得一提的是,《绣春刀》这部电影在原时空同样是张振和施施演的。
如果先来一部《北朝王业》铺垫一下,未来的《绣春刀》完全可以炒作高欢和娄昭君的第二世。
这样一来,电影的宣传工作会事半功倍,对电影的成绩一样会有不小的助力。
《绣春刀》的导演路洋同样毕业于北影导演系,比李俞低一届,是李俞的学弟。
以前在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