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慢慢弄,非得几年时间修好,因为赶工死亡的百姓就有几十上百万。
打高句丽也是,百万大军征讨,先登的士兵都快爬上敌人的城楼了。
因为敌人说可以投降,杨广不顾众将劝阻,下令鸣金收兵。
然后发现对面投降只是缓兵之计,目的就是拖延时间整顿城防。
人家见隋军退兵了,立马修缮防务拒绝投降,杨广又破防了。
他的各种微操比后来某个常姓的物流大队长更令人窒息。
物流大队长对多发电报让机枪阵地往左边移动两米,人家都干不出让爬上敌人城墙的士兵再下来的迷幻操作。 说白了,这人就是不把百姓和士兵当人看,在他的眼里百姓和士兵可能只是一个数字。
一次又一次开展大工程,连着几次百万大军讨伐高句丽,完全不考虑底层百姓和士兵的死活。
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歌颂,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只能说活该。
对了,由于富大隆这几年在演李俞的《北朝王业》和《长城》系列,他没有时间演《隋唐演义》。
所以富大隆经典的杨广还没有出现。
李俞认真琢磨了一下,觉得刘何平的建议是一个好建议。
他的《权游》真的可以从隋朝开始,第一季就请富大隆来演。
不过李俞有要求,他对刘何平道:“刘老师,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的《权游》从隋朝开始会更好。
不过我有一点要求,你们在写杨广这个角色的时候,必须得还原真实的历史形象。
现在有很多没看过史书的人给他翻案,说他功在千秋。
狗屁的功在千秋,一个继承盛世的皇帝,他即位之初全国人口有接近六千万。
短短二三十年,到了唐朝,全国人口被他霍霍的只剩一千多万。
这样的人必须得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绝对不能让人给他洗白了。”
这样的人间之屑如果都能功在千秋,那么被他各种征发徭役、滥用民力或者间接行为致死的几千万百姓找谁说理去?
没错,第一季故事线改成隋朝的建议是刘何平提的,那么第一季的剧本交给他和几位专家完成就好。
以李俞对刘何平的了解,既然刘何平都提出了那样的建议,剧本到底应该怎么写,刘何平的心里都已经有谱了。
李俞再动脑子自己再写一个属实没必要。
“李导,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必须得还原历史,要整就得整出真正的历史权谋大作。”
李俞接纳了自己的建议,刘何平自然是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