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道当时台省地区的艺人还没有踏足内地的先例。
他的经纪公司警告他,如果接受了内地春晚的邀请,他在台省的辛苦耕耘多年的事业将毁于一旦。
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他的母亲收到外婆的一封家书。
信里提到他的母亲和外婆有近40年没见面了。
为了让母亲和外婆团聚,也为了能重返故土,他不顾经纪公司的警告,决定接受春晚的邀请,代价是被台省娱乐圈封杀14年。
虽然费想是一个米国籍艺人,因为他的这些经历,让李俞对他这个米国人挺有好感。
起码人家为了亲情和家人在当时那样的大背景敢于冒着被封杀的风险迈出第一步,成为首个返回祖国舞台献唱的台省歌手。
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了,费想和圈内的许多外籍艺人不同。
大部分的外藉艺人很怕别人把他们的外国国籍拿到台面上说,还在粉丝和镜头前说自己是华国人。
费想就很直率,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外籍身份。
他在节目上多次告诉大家他就是米国人,还吐槽米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郭嘉。
这样的鲜明对比不知道会不会让某些外籍艺人惭愧。
李俞和费想握手,笑着说:“我只有几岁大的时候在春晚上见过你,当时你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唱歌,给我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
“哦?真的吗?是我的荣幸。”
费想倍感意外。
在他的记忆里,那已经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了,都过去二十多年了。
没想到李俞居然还记得他唱歌那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范小胖在旁边打趣:“看得出来李导小时候生活相当优渥啊,几岁大家里就已经有电视了。”
范小胖是真的羡慕。
如果她几岁的时候家里就有电视了,可能她就不会16岁出来闯荡了,更不会走上演员这条路。
“还好吧,当时家里也就百八十万家底。”
李俞很谦虚的道。
“……”
范小胖很想问我刀呢?
在万元户都算土豪的年代,伱管百八十万家底叫也就?
这跟在某个在九十年代就能玩天文望眼镜的马姓富豪口中的普通家庭有什么区别?
“学长你好,我叫那扎,是11级表演系的学生。我还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就没少听说你的故事。”
那扎和李俞打招呼的时候伸出白皙的小手,眼睛里带着几分崇拜。
李俞是学校近二十年来最优秀的毕业生,没有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