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民乐。
但是这个这么大的民乐乐团,他们会选择哪一首作品?
陈秋皱着眉头,不由得开始思考起来。
他对于民乐的认知并不算差,他之前在读书的时候,也有带过一些类似于《金蛇狂舞》《春节序曲》之类比较简单的民乐合奏。
整体而言和交响乐团没有多少区别,甚至他们的写作,其实也是按照西方和声体系去进行写作的。
所以,陈秋主要思考的方向,其实还是在一些比较老的民乐里面。
可是老民乐里面有哪些比较有名的二胡协奏曲吗?
陈秋想了半天,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
直到上面的演出曲目公布,陈秋才恍然大悟。
并不是他对于民乐的理解太差,而是他思考的方向完全错了。
他根本不应该想着传统民乐的方向思考,他应该向着更大的方向思考。
演出学校:京城大学
演出曲目:谭盾《火祭胡琴协奏曲》
指导老师:刘晓勇
指导老师并不认识,但是火祭,陈秋很清楚。
这是一首由谭盾于1996年创作的作品,这是一篇纪念战争受害者的碑文,为中胡,二胡,高胡,两个民族乐团以及人声组组成的协奏曲。
这一首作品,被誉为华国四大民乐协奏曲作品。
而这一首作品,或许也是最具有传统意义上中国风的作品。
站在最前面的指挥,对着身后的所有观众微微鞠躬后,便转身对着乐团内的众人抬起手臂,用力挥动。
嗡!
唢呐痛苦哀嚎的声音,伴随着鼓声以及锣声,铺在地面之上。
这是送葬,这是祭奠,这是墓路。
唢呐就如同送葬队伍前的乐师,吹通阴阳两界。
而身后的打击乐,则是敲锣打鼓,将那生死之路拓宽,惊走路上两边的邪魅。
一声接着一声的唢呐,婉转连绵,如哭似泣。
甚至有一种要送走在场所有观众的感觉。
陈秋听着这个乐团的表现,不由得点了点头。
京城大学不愧是全国最顶级的大学,在场的很多人专业水平并不差。
其中很多人应该是通过考高水平艺术团上的京城大学。
如果陈秋没有记错的话,通过京城大学的高水平艺术团考核,可以降分40分左右进入京城大学读书,差不多就是211或者双非一本中排名比较高的大学的水平。
这两所大学的高水平艺术团考核其实和很多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并不松,甚至可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