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竞争对手而言,就是明牌。
关键是,其它竞争对手敢学吗?
李泽华甚至不需要藏着掖着,哪怕他发微博广而告之,其他人都不敢抄袭。
光一个长期投入就能吓退99.99%的对手!
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又不是傻子,你一个后来者用同样的方式,去碰瓷拥有先发优势的企业。
不被吊打才怪。
20万的商业创新,只要有胆量的普通人,就愿意尝试,这种成本的商业竞争,绝大多数是死路一条。
因为入门门槛太低,除非有特殊条款保护,譬如代理模式,特许加盟模式等。
200万的商业模式,一般只有业内精英在经过慎重考虑后,谨慎尝试。
2000万到2亿这个阶段,基本是业内顶级人才,或商业逻辑出色到折服大部分投资人的创新。
在经过无数次专业论证后,才会一点点投钱进来,看实际进度考虑是否追加。
但起步20亿的商业模式尝试,除了大公司,或身价颇丰的大佬,其他人想都别想。
以蜂鸟智慧物流为例,市面上的快递公司差不多被一网打尽,后续创业者想跟风,找谁合作是个大问题。
难不成自己先去创办一家,全国前十的快递公司?
有这个能力和资金,干别的不好?
何况一家前十的后来者,能打赢前面七八家公司联盟?
做梦呢!
这就是李泽华的自信所在,阿狸从赶走孙桐喻的那一秒开始,就已经不足为惧了。
不肯脚踏实地耕耘,又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根本没办法建立坚实有效的护城河。
全产业链经营的李泽华,想要的更多,所以他转头瞄上高科技,大酱,亚迪只是第一步。
亚迪的电池,大酱的无人机,结合起来就是偏远地区,外卖快递行业的新模式。
这是为更进一步的发展,累积技术和经验,哪怕国内暂时无法大规模推广,在国外仍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择湘听完他的描述,忍不住多看一眼这个小老乡,“听起来很美妙,我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在创业初期,就能解决六万多人的工作岗位,这种决心已经能说明一切。
“不过你这次来香江见我,可能是找错了方向,因为大酱有汪韬和他的研发团队。
再加上你的资金和销售市场,已经能够为大酱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没有我的加入,其实都不那么重要。”
他为学生的成功而感到欣喜,但仔细分析后,发现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