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所以你们那边漏风漏成筛子?”
他趁机鄙夷一句,“这件事,得给我个交代1
“这让我很为难啊,难道我还去追究总公司的过失?”
不屑的瘪瘪嘴,李泽华敲着桌子,“不然呢,要不我先道个歉?
合作就要有合作的态度,为什么这么多专利局不找,偏偏找你们?”
“好好好,我回去立马给上面反应。”
吴奕斌看他这副滚刀肉模样,心里清楚,趁机敲竹杠呗。
“光反应问题可不行,这个精神损失费之类的,不给我安排一下?”
做生意,讲究一个气势,抓住对方的把柄,那不得趁机多要点?
要少了,都怕对不起自己的辛苦劳动,李泽华在这方面显然是出师了。
“说说你们的初步报价,可别想着忽悠我,光一个快递公司二维码应用市场,每年就是几千万授权费用。
加上我们正在洽谈的各个工厂,现在连家电行业,都开始表现出明显兴趣。
你知道的,我对技术这玩意一向不是很懂,所以特别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
他们都认为,二维码在零部件追溯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加上这个扫一扫专利,将来在智能手机上大规模应用推广,蕴含的价值,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个我来之前,总公司已经给过明确指示,一口价一千万美元,加以后所有利润的10%。”
淡马锡明显是有备而来,但李泽华也不会轻易答应,“就这?
那还不如我自己组建公司慢慢推广呢,别说那些什么所谓的优势,是金子摆在哪儿大家都识货。
只要国内开始推广起来,毗邻的东南亚自然而然会跟风,所以你们的诚意在我看来,太低了点。”
他敢这么说,自然是有底气的,“也别说什么总利润的10%,不玩虚的,我要营收占比。”
“推广起来也是要时间的,前期那么多商品从条形码更换成二维码,再加上扫描设备的更新,需要投入的资金非常大。”
吴奕斌按理据争,“公司还要协调东南亚各国的利益,譬如暹罗王室,文莱王室对此都非常有兴趣。”
二维码作为一个信息载体,本身价值很大,但仍需要专业设备来配合,这中间更新换代的成本,是绝大多数公司所无法承担的。
毕竟条形码目前来看,能满足商品流通环节的几乎所有需求,配套产业链发展完善,一年大几百亿美元的市场,谁也不会轻易放弃。
但绝就绝在智能手机在海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