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就更别提了,其销售渠道,售后一直是个问题。
反倒是青云看起来更靠谱些,李泽华提出的计划野心勃勃,偏偏又有落地的可操作性。
毕竟一开始就定位在中低端走量,国外对这块的技术几乎没有封锁,只要有钱就行。
加上和比亚迪,怀旭的代工厂签约,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中。
李家坡着急啊,这可是个巨大无比的蓝海市场,光想一想内地每年几千万台手机销售市场,都让人羡慕的发狂。
如果搭上这条线,能顺利在手机市场分一杯羹,扶持起狮城国际这等标杆企业,后期和弯弯,棒子争一争欧美市场,也不是没可能。
手机芯片市场,大有可为!
“具体什么条件?”
听听无妨,李泽华安排办公室做的预案又不止一份,只要李家坡出的起价,先安排在李家坡,马来亚组装也不是不行。
大不了往欧洲卖,先抢占中低端市场再说,李家坡加马来亚,通过英格兰这个搅屎棍,往欧洲大陆的销售网络铺设还是相对简单的。
可惜具体政策出台还早,李家坡也要看到实际行动,才会拿出真金白银来。
“那就先等等吧,一点诚意都没有。”
面对这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郑俊泉只能苦口婆心的劝,“李总,微信微支付和二维码的推广工作,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的普及。
如果我们能趁着这段空白期,迅速在李家坡,马来亚站稳脚跟,才有足够的利益,打动更多电信运营商。”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
李泽华毫不犹豫道:“狮城国际的订单我可以给,就当照顾盟友,但产业链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
内地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积累起来的!
哪怕给我几百亿美元补贴,也不可能在东南亚全盘复制一个,哪怕是无限缩小版。”
见他还要再劝,李泽华就道:“具体情况摆在这儿,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没这个能力。
只有等国内站稳脚跟,再向国外扩张,我个人预估三五年内,肯定要大规模走出去。
但绝不是现在,郑总,我个人希望你的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扩展销售渠道,拉拢当地实权派为公司保驾护航上来。”
郑俊泉见事不可为,马上退后一步,鼓动公司在东南亚建厂,搞统一供应链,是为了加强他在公司话语权。
顺带能拿到受益各方特殊的友谊,奈何现实情况不允许,他也就要为个人前途考虑。
青云体系的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