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中概股,是否会造成事实上货币外流(主要是通道监管问题)。
如果按照青云和淡马锡谈判达成的结果看(事实上国资委和证监会全程参与指导谈判),在境内通过三到五家公司开设的特别证券交易账户。
以软妹币交易中概股,理论上没问题,因为卖出时得到的同样是软妹币,可有个很现实的问题,交易过后形成资金沉淀。
就会导致李家坡证券交易所事实上持有大量软妹币资金,因为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内部结算体系,不能只是单纯结算账户的数字变动。
作为承载青云集团出海重任的民生金融控股,将作为沟通双方的重要桥梁,首批参与结算业务的三家银行中,中银李家坡分行。
民生金融控股和工行李家坡分行的任务分配很有意思,仲信本身有银行,但无缘结算业务,得和中银国际合作。
华润名下倒是没有大银行,所以它的结算任务由工行国际(汇丰也有参与)负责,中金国际则直接和李家坡星展银行合作。
当然,三家也可以在民生金融控股开设结算账户。
其中中金国际的大股东名单里,又有淡马锡控股,青云控股和星展银行,理论上这条通道还在青云手里。
问题就出在这,因为涉及海量资金出海,最终是要汇入李家坡的国际金融结算体系,刚开始还好,上市的企业数量不多。
也许参与的各方资金,只有几十上百亿,可是按照青云和淡马锡谈判的结果看,未来仅青云系旗下企业就能在李家坡交易市场。
弄出上万亿市值来,届时沉淀的资金规模有多大,谁也不敢保证。
李家坡当然举双手双脚同意该协议,因为中概股上市后,理论上会为新元增加除能源(李家坡有充足的石油炼化能力),贸易(马六甲海峡)属性外的国际金融背书。
东大原则上也同意,不过涉及的待解决问题还有很多,一时半会意见没统一。
比如让王建宁显得忧心忡忡的一条,“我托人打听过,自己也亲自打过电话咨询,上面还有人说,担心国内某些人将这条通道。
作为转移资产的工具,我一想还真有几分可能,甚至都不用直面外汇结算体系,直接用软妹币结算就行。
别人拿着软妹币没用,但是在你手里有大用啊!
且不说你通过中银,工行渠道弄出来的几百亿美元外保内贷额度,仅仅一个账户抵押,就能做成很多事。
李家坡这一手做成以后,手里的软妹币肯定很多,也不在乎再多出一部分,反正依赖于东大的贸易体系,国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