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两河宣抚使,节制四路大军的权力却掌在皇帝手中,为此李纲上疏请求合兵一处统一指挥,却被否决,四路大将直接听命于远在京城的皇帝,各自为政,互不协同,埋下宋军兵败伏笔。
出战前,李纲定策围魏救赵,攻取敌方守军薄弱的太原,既可限太原,又可解真定之围。此策正与韩世忠、吴阶所思不谋而合。
卫希颜和名可秀讨论时,对此策也颇为赞许,“种师中进军太原前,将辎重粮草犒赏之物绝大部分留在真定,城内可谓粮草弹药充足,只要韩世忠、吴阶战术得当,鼓舞士气,军民同守,真定至少能再坚持两月。”
她指着书阁西墙地图道:“宋军若援救真定,完颜宗翰便可分而击之,宋军四路无法协同作战,很易各个击破;不如齐力攻打太原,于金军回援之路设伏,或有几分胜算!”
名可秀笑道:“可惜你已不在政事堂,否则李纲若得你响应,这番策略就不会被否决了!”
卫希颜摇头嗤笑,“有这帮相公们在,雷动根本不用多费心思去谋算,朝廷自会兵败如山倒。”
宋军四路大军堪称一溃千里。
完颜宗翰仅留二万金军将真定围而不打,以大将完颜娄室和银术可分率三万金军出击来援宋军。
金军各个击破,宋军犹如一盘散沙,彼此毫无协同,被金军铁浮图一冲便溃。四路大军几乎每次均是未战先退,相互践踏而死的便有几万人,尸体填满周边坑谷。
引人讽刺的是,等待援救的真定府依然岿立于大宋旗帜之下,充当援军的二十二万大军却溃败而回,阵亡五万余。
主和派极力攻击李纲,将战败罪责归于他一人,弹劾李纲“专主战议,丧师费财”,赵桓一怒下将李纲贬入建昌军,未几再谪夔州。
宋在前后两次北援行动,累计投入兵力超过四十万,折兵超过十万。两度战败,朝廷主战派饱受主和派攻击,李纲被贬,种师道卧床,朝廷尽为主和派天下。
九月重阳过后,江南天气已入寒凉。
名可秀的“少宗主”去掉那个“少”字后,名花流上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