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天子所用的车辂仪物,自降为金臣云云。
使者回报后,赵桓又惊又怒,急召群臣商议。
兵部尚书吕好问、户部尚书李若水、宇文虚中、何栗等人坚持:不能像后晋的石敬瑭卖地求安,否则必被后世贻笑万年!况且金人素来言而无信,不割地会进攻,割地了也会进攻,不如依种太傅生前建议,迁都长案,或者赶紧整顿东京的军备方为上策。
唐恪、耿南仲等人曾在种师道建议迁都时大力抨击其胆小怯战,临到此时却再度跳出来力陈大宋不可战,为何周全不如割地求和,原本主战的吴敏也转换阵营,力主和议。谏议大夫范宗尹甚至跪在地上痛哭,恳请皇上割让三镇一府。
双方引经据典、激烈辩论,赵桓左右摇摆,不知听哪边为好。
吕好问请皇帝下诏各地军队勤王,唐恪、耿南仲立即反对,道:“我朝正向金人求和,若下勤王诏书,万一落到金人手里,岂非被金人抓住把柄?届时议和便难谈矣。”
崇政殿朝议吵得喧闹翻天时,卫希颜正悠然立于皇家藏书阁内,将宋太宗赵光义书下遗诏的那卷画轴拢入宽袖,神识中突然听得此等“惊天之语”,差点大笑出声。
这究竟是饱读圣贤书的一国之君臣,还是一群天真无知的小儿?有这般的君,有这般的臣,这大宋朝不亡,简直就对不起老天爷的智慧了!
*********
金军南侵的铁蹄雷雷,没有因宋朝君臣的犹豫不决而停下或缓步前进。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完颜宗翰率西路军攻破隆德府,完颜宗望东路军破入临清,两路金军同时逼向黄河。
朝廷主降派最终占得上风,赵桓派遣使者王云陪同景王赵杞,前往黄河之北的金军大营,通报同意金军的议和条件,割地称臣求和。
朝廷求和消息传出,在惊雷堂和名花流的有意煽动下,如同长翅膀般,数日内便传遍大江南北的酒肆茶坊。
江南江北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