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的颁布和名可秀的东南之行,促成了海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广大海商积极踊跃出洋,大宋的海船航行到更远的海域和国家,海埠流通货物更丰,广州、明州、泉州三大海港万商云集,各种肤色的人种汇聚,成为繁荣兴盛的国际都市。
到得建炎二年底,南廷的海外贸易税收便达到二百万贯,并持续高速发展。
*********
名可秀从广州回到临安时,卫希颜的兵制改革方案由枢密院编修起草完毕,正好征求她的意见。
名可秀看后提议道:“军器监的改革,放到军队整编后再施行如何?”
军器监的改革涉及到武备制造和火器研发,经手的物件、银钱不在少数,随手捞一点便是大数目,涉及利益方极广,名可秀顾虑的是出现利益纠扯或会对整个兵制改革泼入污水,不若放在大局既定后再推行,以减少变革压力。
卫希颜思忖后明了其中之理,点头笑道:“你考虑得比我周详。”
她想了想,又道:“军器监未改革前,火器研发仍放在名花流下为好。前几天,沈元传讯回千机阁,道是火炮研制大有进展,但还有些关键问题尚需克服。我琢磨着兵改方略颁行后,便抽空往洞庭一趟。”
“到时你可得与我同行。”她将方案折子往案上一搁,伸手揽住名可秀纤腰,凑近她耳边低笑,“可秀,我们很久未见……”
名可秀轻笑,两人相拥深吻,一解相思。
*********
九月十五,卫希颜提交兵制变革方略,由皇帝与两府宰执平章(即商议)通过,再递交给事中审议,返归皇帝“批可”。
九月下旬,朝廷下达政令施行。
如此重大的变革,按常例没有几个月批不下来,其间若涉及争议便更耗时日;但卫希颜主导的兵制改革从平章、给事中审议到下达政令,前后不出半月,可谓雷厉风行。
这既得益于丁起为首的政事堂全力支持,更缘于卫希颜在军事上的极高威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