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又笑了笑,儒雅面庞浮现一抹算计,“既然主动进贺,我朝便却之不恭了,至于这回赐嘛,倒要详加考量了。”
名可秀观卫希颜神情似有些疑惑,便笑作解释。卫希颜方知所谓『四方朝贡』,实是朝廷“柔远以饰太平”之策——宋室每战失利,皇帝往往遣使四方、广邀朝贡粉饰太平。
当年,宋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两次北征皆以惨败告终,便派八名宦官携诏书金帛前往海外邀贡,以四方来贺彰显天朝颜面。
但此举却是以巨额赏赐为代价——朝廷对贡物“估价酬值”,进行回赐,宋人自诩礼义之邦,回赐往往比朝贡物的价值更高。
诸外国尝到甜头,奉表称臣又无实际损失,为利纷沓而来,朝贡越来越频繁,一些国家甚至一年两贡,朝贡回赐便成宋室一项负担。到得真宗、神宗朝时,不得不对朝贡次数和贡品数量进行限制。
初,南廷新立,便有朝臣建议遣使邀贡,被赵鼎谏阻。十一月,又有臣子翻出此议,道是邀四方朝贡彰显我朝威华,复被御史台以“南北尚分立,何得威华”驳阻,邀贡之议遂被搁置。此番大理、高丽二国的朝贺却是不邀自至。
宋之意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受名可秀影响,又曾经营名花流东京路堂务,行事见解比起一般的文人士大夫更趋向于实际,因此对『朝贡』这种徒具虚荣却无实利的做法向有微词。
名可秀知他想法,笑道:“既然两国主动来贺,我朝也不能失了大方礼数。回赐物当显堂皇才是,至于金银铜钱诸物,两国皆有,当不得稀罕。”
宋之意立时领会主君之意,双目光芒微闪,忍笑应诺。
接待外使和朝贡赏赐之务原属鸿胪寺职掌,但南廷立朝之初,以丁起为首的政事堂便秉承名可秀精简官员机构的原则,不设鸿胪寺,将典客外事之职归于礼部礼宾司。宋之意以礼部郎中掌仪制、礼宾二司,朝贡事务自是归他所属。
卫希颜收回思绪,眸色清冷,看来对高丽使臣犹需礼部特别“关照”。
*********
朝会后宰执百官当殿赐宴。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