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秀展开看了阵,黛眉似是一蹙又舒展开去。
她眸子扫向北面,语气悠悠,“完颜宗望死了!”
丁起一震。
名可秀低头凝视书案上那道体势圆转华润的“见龙在田”字幅,眸底似有光芒璨烁。
二月初二,龙抬头。
金国,内乱将生!
作者有话要说:
1、人物备注:
李椿年(1096—1164),字仲永,少时聪颖好学,智慧超群。
相传十二岁那年去外祖父家,见几个催收田赋小吏抢穷人家的猪去抵赋,人哭猪叫,那家妇人哭着说:“我家几亩田去年已卖给吴老爷,今年官府仍要我交赋,没有田哪来赋?这日子怎么过?”李椿年遂生均赋志向。
徽宗重和元年(1118)李椿年进士及第,时年二十二岁,呈了一道奏章“请求变革,富国强民”,未得到授职赋闲在家,针对当时税赋不均弊病,为取得经验,“先从自家田量起”,并把村名丰田改名为界田。
任宁国县令期间,为官清正廉洁,惠爱百姓,深得爱戴,百姓赠匾大堂为“熙春堂”,意即李县令如春阳照耀宁国县。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宁国县的大堂匾额仍为“熙春”。
2、宋朝粮价在1127年约为3千贯一斛,麦价在1132年大概为1万2千贯一斛,因历史已有改变,北民南下没有达到几百万之众,青西权衡后,考虑麦价在1128年上涨应不会如此巨大,遂定为粮价的一倍约两倍的价格,仅为揣定。
荆湖视军
建炎二年仲春中旬,金国勃极烈辅臣、右都元帅完颜宗望病殁的丧讯从幽云之外传到南北两宋廷。
《西湖时报》醒目评论“狗咬狗、一嘴毛!虏帅斡离不横死!”
其后的连续几日,南方诸路报纸的热议话题顿然从三月的春闱转到金虏的嗣位权争上。
一时间,报纸上关于虏帅完颜宗望的死因揣言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