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斗殴案却迟迟不开审,事情似乎变得愈发莫测起来。便有言官弹劾大理寺拖延断案,大理寺卿颇委屈,官家钦定的主审官不着急,他们急有甚用?尚幸官家通情达理,未因言官的几句话而责斥大理寺。
赵构心里也急,毕竟一千五百多名举子被关押在大牢里不是一件小事,但境外金人和党项人似有异动,详情难明,国师北行境外查探比起审理贡案更关紧。此时的赵构因国内形势大好,有着身为赵室皇帝的强烈责任感和勃勃雄心,对外敌的关注更甚于内;但皇帝不知道,卫希颜去的不是北地而是南行。
由于大理寺的态度暧昧,渐渐坊间便有传闻,说是国师主审立意重惩,正在说服赵官家,一旦官家点头,就是雷霆定案!
这道传闻虽属空穴来风,但大理寺讳莫如深不作任何辩解,丁相公被问及此案也是叹而不答,皇帝的态度更是难以捉摸……于是,传闻更被演得活灵活现,坊间热议不绝。
报纸上的儒商论战倒是出乎意料地消停了。
或许正如临安府牢的举子们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放下陈见坐到一起,牢外的儒林和豪商们也意识到此刻再作纷争非但无益,反而坐实了牢中举子的罪名,若被卫国师抓住把柄,借此言事,无论儒举还是商举都将罪责难逃!
卫希颜就在这个时刻,回到了京城临安府。
四月二十一,贡院斗殴案在大理寺开审。
万人瞩目!
作者有话要说:青西从老家回后,因赴成都处理急务有了耽搁,未得成文。劳大家伙久候了,在此致歉:))
另外感谢【好武侠】同学,你的留言我看过,当时未得有时间回。战舰的人员配备的确是个问题,原先从考虑上便未让水师配齐,起初不打算在这上面着墨太多,后考虑到水师实力循序渐进在文中也应有个过程体现,且也为后文商船出航巴格达的轰动打个伏笔,遂在本章对水师配备和战舰的动向交待了千字,以作完善:)再次感谢你的意见,握爪!
改几处错重更,临安府写成开封府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