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港娱:功夫之王 > 第264章 首届金像奖

第264章 首届金像奖

加入评审团。

……

1981年3月3日,太平戏院门前星光熠熠。

经过长达一年的协商,准备,金像奖获得了香港各大电影公司的鼎力支持。

所有入围的电影从业者悉数参与,无人缺席,陈龙也从美国赶了回来。

比起原时空那寒酸样,牛逼了百倍不止。

本时空的金像奖也不像原时空那样封闭,只评选香港本土电影。

这一次,将台湾电影也纳入了进来,但凡1980年在香港上映过,达到了评选标准的台湾电影,都可以参眩

其实舒琪等人最开始并不希望台湾电影加入进来,认为香港的金像奖就应该只评香港电影。

杨叶知道后,反问:“既然金马奖可以选香港电影,为什么金像奖不能选台湾电影?不能光占别人的便宜,自己一点不付出吧?”

杨叶直接表示:“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在海外,为了维持影响力,就应该把海外的华语电影纳入进来,不仅仅是台湾电影,大陆、新马等地的电影,均可参眩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香港这座国际都市的包容并蓄。”

舒琪问道:“那这还是香港金像奖吗?”

“是不是香港金像奖,你说了不算。金像奖既然为香港电影公司拍的电影颁奖,那就应该维护电影公司的利益。”

“可是,只给香港电影颁奖,不正是为了维护香港电影公司的利益吗?”

“你还不明白吗?香港电影的市场在海外,为了长远的发展,就不能自娱自乐,我们必须让整个华语世界的电影人,还有海外的资本都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这样才能维持港片长久的繁荣。

香港只是一座城市而已,玩‘闭关锁国’那一套,港片迟早暴死,如果你们一意孤行,那这个奖不用办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不参与,金像奖就是狗屎。”

卧槽,杨叶直接放狠话,让大家都惊呆了,如果白杨公司不参与的话,金像奖的确不用玩了。

谁知,杨叶语不惊人死不休,又继续说道:“其实说实话,根本就没有香港电影,只有华语电影。香港电影人是哪里来的?邵六叔是浙江人,邹先生是广东人,胡金铨导演是河北人,夏梦女士是上海人。就算我们年轻一辈,父母也都是从大陆过来的。

大家只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从天南海北聚集到了这座城市而已。这样的历史不会再现,所以,如果我们排外,封闭,那么一代人之内,人才就会枯竭,没有新鲜血液的香港电影就会死亡,在座的诸位,就是历史的罪人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