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预估的量,多出来的可以分给上门的幸运邻居。
听到汤团二字,幸运邻居们差点激动得叫出声。
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要问了,秦家村的村民不是昨天晚上都吃过四喜汤团吗?不至于这么激动吧。
是这样的,大年初一是村里人互相走动,这个村里人的范围很广,不光包括秦家村的,还包括隔壁村的、隔壁的隔壁村的、隔壁镇的、同一个县的,只要想走都可以是村里人。
秦老爷子和秦奶奶都有兄弟姊妹,他们的父母也都有兄弟姊妹真的论起来,能说清楚关系的亲戚简直不要太多。
这些亲戚们比不得舅舅、姨、姑、堂叔、表舅这些近亲有底气,不光可以上门拜年,还能预约拜年上门吃饭。但真的论起来也算是亲戚,提两箱奶、一包干木耳,上门走动一下也说得过去。
大年初一就是秦老爷子和秦奶奶专门留给这些远房亲戚们走动的,不保证能分到点心,但是不上门一定分不到。也不图对方上门带的礼品,往年秦老爷子和秦奶奶还愿意收点水果,今年家里的水果太多了都不想收。
一位秦淮的前两年提水果上门都没有赶上好时候,没捞到点心,只得到了一箱用作回礼的奶,今年提水果上门发现秦家人是真的不想要水果的本来已经绝望,在心里偷偷流泪的不知名的远方亲戚,在听到秦淮的话后留下激动的泪水。
家人们,努力是有回报的,坚持是有作用的!
他就知道,哪怕他只是秦淮的二堂伯老婆的堂哥的表弟的舅妈家的儿子,真的论起关系都不知道自己该是秦淮的什么亲戚,但是因为就住隔壁村离得近,所以每年大年初一都能上午来秦家拜年,这几年坚持提水果上门,哪怕其他人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谁也提水果上门是有用的!
四喜汤团,这不就赶上了!
上午11点去秦家拜年,就赶上了四喜汤团大放送的消息轰动了秦家的远房亲戚圈。
往年,就算大年初一有少数幸运儿能分到带走的点心,那也通常是在下午。
很多人是早上吃了早饭提东西出发,然后一直唠嗑,唠到下午。
人太多了就出去唠。
只要是稍微沾亲带故不太离谱的,秦家都会管俩包子,总不能让人家大年初一拜年饿着肚子回去。
那位不知名亲戚之所以前两年连包子都没捞着,是因为实在是有点太不沾亲带故。
结合昨天晚上的四喜汤团,全村送的消息,很多住在附近的人都嗅出了今年的不寻常。
附近村子的人立刻行动起来,根本不打算来秦家凑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