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技术问题政治化(上)
大明政治其实是公文政治,内阁制度成型后,中枢的奏疏运转流程理论上应该是以下这样的。
第一步,司礼监文书房在会极门(之前叫左顺门)代表皇帝收取奏疏,然后将奏疏呈交给皇帝御览。
第二步,等皇帝看完后,奏疏下发给内阁,由内阁进行票拟。
第三步,然后将票拟交给皇帝,如皇帝没意见就让司礼监批红,再发回内阁草拟正式诏书。
但这个流程实在繁琐麻烦,皇帝自己都不耐烦,渐渐的就简化了。
如今实际操作中,司礼监文书房收了奏疏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直接交给内阁,内阁先票拟,然后再连带奏疏呈给皇帝。
四月十二日武试第二场结束的那天下午,林大官人四处串门子,砸了几家大门,但也都现场赔了银子,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
四月十三日,首辅申时行来到文渊阁上班,刚在房中坐定,就看到文书房小太监王安送了奏疏过来。
奏疏归类挺整齐,比如边镇来的归为一堆,从都察院来的归为另一堆等等。
林大官人又道:“先前武试里,我与郑国泰皆为上上等,如不出意外,最终武试第一就从我们两人当中产生!
以辛总宪的经验,肯定是首辅票拟的快,然后皇帝也没什么更多意见就顺手转回,内阁又迅速下发。
本来就是方御史检举的问题,再由他负责进一步勘查,这很正常吧?
又过一天,到了四月十五日,万历十四年武科会试第三场如期举行。
被点到名字后,林泰来就提着大枪上了演武场,行云流水的打完了一套。
大概年少轻狂的林泰来为了女色,脱离申家转而投靠了王家,引发了申首辅不满?
如果真是这样,倒是一个利好消息。
李舍人无语,申首辅你的语气怎么还挺失落?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
第一场是策论,第二场是弓箭或者膂力,今天第三场就是刀枪兵器项目了。
所以林君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压制郑国泰皇亲国戚身份带来的加成。”
单挑这个词怎么听怎么幼稚,跟两小儿打架似的,武科大比在你林泰来眼里就是儿戏吗?
纵然林泰来堵着门叫嚣,纵然林泰来似乎有理有据,但郑家始终没有人出来,让林大官人也无可奈何了。
林泰来大笑几声,“后日第三场就是刀枪兵器项目,考生舞刀弄枪,评定等次全靠人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